本期主角是北汽新能源旗下的电动微型车Lite。这款车在量产版本之前曾有两版先行概念车试水——一款硬顶、一款敞篷。
其实,从量产之前就发布敞篷概念车这一举动,就可略窥其野心:北汽这次要做的,恐怕不会是一道平淡清新的养生菜。
侧面比例&姿态:两厢不情愿?
在Lite这个级别的车型中,由于尺寸限制与空间需求,大部分竞争车型都采用了接近单厢的两厢车身形式,突出整体感,显得空间相对较大。
然而Lite却另辟蹊径,不但不追求单厢感受,反而拿出了一款刺激感突出的(伪)三厢造型,并且造型语言也随之走上了夸张个性的刺激之路。这一把辣椒立竿见影,Lite的造型顿时在侪辈之中脱颖而出,具备了极高的识别度,同时也传达出强烈、明确的“个性、玩家”信息。
一眼望去,Lite的侧面除了三厢造型之外并无什么古怪之处,无非是显得有点复古,但按照惯例,帮它脱下火辣的外套,看到真实的车身工程比例之后,我们恐怕还是应该回去给设计师一个好评。
车身偏厚是电动车的先天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家设计师采用的手段大致雷同,无非是分色车顶和黑色包围上下合力,再加上腰线(或下裙线)在中间一分,上面的四款竞争车型里有三款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此前评析蔚来和小鹏的造型时也曾提到,此处不再赘述。
前面提到,这款侧面造型“一眼望去”除了三厢以外并无古怪之处,那么细看之下呢?
古怪之处大致有三:其一,特征线迷之整齐。
希望各位看图时和我一样脑补出了“歘歘歘”的音效——简直像传说中大秦帝国的箭阵一样,步调一致,令人胆寒。不过“整齐”不等于“争气”,如此一致的走向,难免使其姿态失于平衡,显得过于“一维”。
其二,前后错位,一脚踩空。
三厢造型固然在新意上优势明显,但好食材也要有精良的处理方式相配。略显遗憾的是,在一些姿态细节上,Lite似乎还是差了一口气,总给人以“一脚踩空”的感觉:引擎盖向后扬起的趋势到了尾部却突然沉降,打了观者一个措手不及(当然就特征线而言仍是上扬的。
所谓“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引擎盖与尾厢中轴线处凸起弧度的不一致);此外,由于下包围的夸张造型,其车身视觉主体部分的趋势到了前脸又突然一抬,形成一个明显的高度差,呈现出“抬头沉腹”的感受。
这两处明显的细节失控,呈现前高后低趋势,与特征线的“整齐俯冲”姿态相悖,令人有些费解。
其三,前后等量,小上加小
由车门和车顶线条塑造的“中部区域”(图中黄色部分),明确地把车身分为前中后三段。由于其微型车的定位,前后两段长度难以拉开差距,更因为分色车顶的B柱前移,整车呈现出前后较为等量的“轿子”比例(上一条提到的沉腹感,也加重了这种视觉感受),尺寸的限制又使中段无法拉长,这样的三段就有些近似于玩具车造型。当然,玩具车风格与整车造型意图还是较为符合的,只是用户是否会依据黄色部分的长度判断其座舱空间,进而认为此车空间不足?无疑,这也是三厢微车造型最大的隐患。
前脸:以薄代厚,平而无肉
Lite的前脸造型,明确体现了当代汽车前脸造型的常用套路——水平线条、无格栅、“一CC”布局(后文详释),显得前脸宽、扁且薄。
首先还是对比一下实际车身和视觉车身——
其实,实际车身也挺有趣的?甚至……比视觉车身还要酷一些?联系侧面姿态中前脸抬高的奇怪效果,或许……不知诸位是否有同感。当然,追求宽扁感受是行业主流,所以此处不那么“重口味”倒也工稳。再来一张对比图,大概可以看出设计者的意图。
前脸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大包围和雾灯。前面提到 “一CC”布局,这个词是笔者的随口一诌,指的是上面由大灯与视觉格栅(可能是显示屏)相连,组成一横,下面两个C型雾灯口对其形成拱卫和支撑的布局,这样的布局在新能源或智能车型中较为频繁地出现,一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先锋感和科技感,另一方面C形雾灯口保证了纵向元素的补充,不至于过度扁平而显得强度不足,如图。
显示屏代替格栅确实是一条妙计,既保证了前脸中部“有点东西”,又直接体现出科技感,很能刺激年轻时尚人士的神经。不过问题是,这个“一”和两个“C”的关系有些尴尬——
仿佛是一张……猴脸?下部雾灯口在支撑大灯+显示屏时好像有点艰难。
其实,如果略作改动,把雾灯口稍稍外移,适当变形,应该是可以撑起这个视觉结构的。
探讨了二维的前脸造型,我们再转到三维。
或许是由于工程方面的限制,Lite的前脸部分非常扁平——对,是那种“被拍扁”的扁平。这张图上看着不够直观,让我们从侧视一探究竟。
上图中黄色部分的转折处,也就是保险杠上端棱对应到侧视里,只有这么一点——
嗯,我猜你们需要放大一点。
前脸屏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样的进深势必导致前脸与侧面造型的割裂。当然“割裂”这味调料未必不好,只是对“厨艺”的要求略高,稍有不慎就会显得过于板正。
尾部:平均主义
尾部造型与前脸存在同一类情况:上大下小,下盘不稳。当然,与前脸不同的是,耷拉的嘴角显出一种“丧萌”的趣味。
然而,尾部最明显的特征,则是平均比例。不管是尾窗与下部车身的整体视觉比例——
还是下部车身内部的比例——
都运用了平均比例,显得与众不同,特色鲜明。当然,具体效果可能有待商榷,比如尾窗与车身的高度固然相等,但车身部分的视觉面积由于中间的显示屏而被大大削弱,因此也仍然有些“头重脚轻”。
小结:刺激背后,需有五味调和
较之其他竞争对手,Lite剑走偏锋,选用了类似Mini的复古路线和夸张刺激的造型语言。这种语言不可谓不成功,毕竟它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一见便知的程度,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目标用户定位也相对明确——时尚个性的都市青年。
所谓“有趣的灵魂”。但这类灵魂常常是苛刻的,如何在表层的强刺激之下,调和五味,用一层层令人惊喜的醇厚味道让人展眼舒眉,可能会是决定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