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七人车,一班志趣相投的朋友,还有一个以“食”为傲的城市,到底可以迸发出多少古灵精怪的趣事?重口味双蕉约上了亲朋好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装满一车欢声笑语,出发寻味广州,食得蕉积。
广州人的味蕾从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便开始爆发,最地道的早餐除了传统茶居的一盅两件之外,就数一碗细蓉了。
在羊城内,你可以看见开车名贵跑车,背着爱马仕包包的上流社会人士,“搭台”(拼桌)坐在路边的一张四方桌上,吃着一碗细蓉,或是一碟泛着油香的干炒牛河。是的,广州人对于“吃”这件事,就是这么任性,这么随心,这么包容,只要味道好,没有广州人不能去的,不能吃的。
大地鱼汤底、碱水面、虾子云吞,再加几颗韭黄,就这么换来一个精神爽利的早晨。
在广州城里,无论是两三闺蜜相约聊聊八卦,还是三五十人的书友聚会,无一离不开吃,似乎只有在饭桌上,我们才是真正的放松,而当然,唯有吃,是我们永远不需要烦恼的共同话题。
中午时分,双蕉约上了“饭脚”们(一同吃饭的伙伴),说要去尝尝什么才是真正的重口味。
“锅气”,必须是粤菜中的重口味担当,我们放眼纵观世界上的几大菜系,法国菜、意大利菜、日本菜,无不讲究摆盘和食用的工序,而粤菜,则更讲究食材的新鲜和“锅气”,广州的大排档就是最好的证明。
顾名思义,大排档就是开在马路边上的食肆,无畏路上灰尘,无惧路人目光,新鲜滚热辣的炒菜就是广州人最爱吃的大排档,上世纪90年代,羊城夜里开起的大排档简直遍布街巷,就像香港的便利店,总有一家在你左右。当然,随着城市化的建设,这种路边档日渐细微,可这丝毫不妨碍广州人对“锅气”的追求。
黑椒啫蓝龙虾,这道菜上菜时哇声一片,被烧红的瓦煲遇到生鲜食材发出接连不断的啫啫声,高温所蒸起的弥漫烟雾,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难以抵挡的姜葱蒜头浓味扑鼻而来,瞬间激发味蕾,而锅里的主角更是让人激动。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遭到了大厨的阻挠,并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拍摄耽误了食物最美味的一刻。卢经理说:啫啫煲一定要趁热的时候吃才能品尝到精华,这道菜从放龙虾下去到送到餐桌上,只用了端端的3分钟,这时候才是“锅气”最浓重的时候,如果时间久了,不单只香气消失,龙虾也会过熟。
双蕉本来为朋友们安排的下午茶是茶餐厅,叹叹奶茶菠萝油,但“安逸”从来都不是广州人喜爱的觅食方式,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粤语里有一句“捐窿捐喇”刚好能印证广州人的美食的追求。
在东华西的老街上,只要稍不留神,你很容易就错过了这家别具特色的“炭烧老味”,一条长桌子,几张四脚凳,一条铺与铺之间的“冷巷”,谁能想到,里面居然是大咖们时常帮衬的特色餐厅。在这里,双蕉碰到了知名主持人张海宁。
从一个漫画家变成一个餐厅老板,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老胡说,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个味道,那就是广州味。
“食在广州”这句话,从它诞生之日,至今也从来未曾遇到对其真实性的猜疑,近年来倒是挑战不断,有时候会说“食在广州,味在顺德、味在清远、味在潮汕”等等,而且网络上也频出“食在X地”这样的版本,是否有抄袭的成分,广州人也懒得去深究,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食”还是“味”,都在这座城市发热发亮,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
会有如此自信,全赖粤地独有的地域、历史和文化,赋予了生活在这里的人群独有的饮食习俗,浓厚的饮食氛围位居全国之首。在这座城市,无论它的饮食是怎样的一种态度,都会引起人们对它的热议。北京人在饭桌上谈时事,好像什么都了如指掌;而在广州人的饭桌上,最受欢迎的内容还是“去边到,食好嘢”(去哪里觅食)。从食材到烹饪技巧再到味道的各自体会,从家庭主妇到普通食客再到吃货达人,大家小巷星级酒店,通通讲得头头是道。说到这里,另一位双蕉好友在君悦酒店里默默为他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主持人、食评家、厨师、漫画家、设计师,此刻似乎都不重要,因为在广州人的餐桌上,从来都一视同仁,彼此的名字,都叫做吃货。每个人都看似不是专家,每个人却都是饮食界的老司机,不仅气氛轻松,而且还上了一堂“饮食课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唯广州人才可以手到擒来。
如果你有心思一直看到这里,那么你一定是一枚骨灰级的吃货,所以憋慌,广州人的觅食怎么可能这早就收队回家呢?宵夜才是重头戏呢。
千颂伊说,下雪的时候最好久吃炸鸡喝啤酒,但对于广州人来说,冬夜里,“打边炉”才是最惹味,最接地气,最能增进彼此感情的聚餐方式,试想想,各自的筷子都插入锅中滚来滚去,想不“friend过打band”(友好得很)都很难。
举杯再举杯,宵夜是广州人最放松的时候,与几个朋友吹水聊天,“车天车地车世界”,重口味,让一天的疲惫尽散,此刻,你只需要用心感受一天里味蕾最后一次的刺激,然后暖烘烘的,身心满足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