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宜人优先的活力经济实现“都市进化”?如何实现从有界城市到无界城市的转变,让自然资源深入人们的生活细节?如何满足市民对更高质量的生活、出游、交通的需求?作为一张白纸上建设成功的深圳城区范例,引导“福田再进化”的顶层设计不仅关系到这一个城区的未来,更是为其他高速发展的建成区的“再次蝶变”摸石问路。
7月26日,伴随“福田整体城市设计中期成果专家咨询会”的召开,备受各界关注的福田区未来整体城市设计方案出炉。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深圳市福田区整体城市设计》项目自2018年10月启动以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联合多方力量,通过一系列的专家咨询会、公众调查等方式广纳良言,引入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对城区进行研究分析,前期经过公众调查、目标共识、初步设计框架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深化方案关键节点。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是按照最高标准、汇聚全市之力精心打造的城市中心,已成为深圳行政、金融、文化、商贸和国际交往中心。早在1986年,福田规划格局就已经在深圳经济特区的总体规划中基本成型。回顾福田规划建设历程,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遵照城市规划愿景实施的城区建设优秀范例,福田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通过城市设计指导城市空间有序、高质、高效建设,是特区40年城市建设的集中缩影,树立了深圳城市规划建设的品质与标准,已成为研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样本。
如今的福田,常住人口超过150万人,都市功能发育完善。而上一版针对福田的整体规划已是20年前的“福田分区规划”。二十年间,福田迅速从当时建设刚刚过半的“空间拓展阶段”进了“增量发展”再到“内涵发展”阶段。如今高密度高度建成的福田,深南大道沿线容积率均在6以上,建筑高度也是以50米—300米居多。
在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创建强国城市范例”的目标定位下,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福田如何实现“宜居宜业宜游”,此次发布的福田区未来整体城市设计方案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描绘了一幅“未来福田”画卷。
要想明白福田未来会怎样,就需要先明白如今的福田有何特性。据《深圳市福田区整体城市设计》项目组介绍,在对福田的自然资源、城市建设和人群活动进行观察和调研后,发现福田与南山、罗湖乃至国内其它中心城区存在显著不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城区与自然关系紧密、职住人口分布均衡,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与体系。同时呈现出独特的中心区气质,城市多样性:包含CBD、园区、老旧工业区、城中村、特色住区等多元空间类型;空间多元性:疏与密、宽与窄、高与低、规整与有机共同构成的差异化空间体验;山、海、河、湖等自然要素资源齐备。
但在对标世界一流的成熟中心城区时,调查机构也发现了在出行体验、文化认同、社区生活、城市景观等方面存在有待提升的空间,主要集中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被主干道和高快速路纵横分割的城市空间孤岛急需打破,片区连接方式需更立体多元化;二是公园与水岸应更加方便公众亲近体验;三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需要更深层次激发唤醒;四是辖区内的历史人文资源仍需深层次挖掘;五是轨道交通带来的城市活力层次仍需升级放大;六是自然山水与现代化楼宇相结合的景观体验还可深度发掘;七是需要加强对城市面貌多样性的保护、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
面向未来,项目调研团队认为,福田将有更多慢生活体验,可探寻城市中不同特色的漫游空间;更多细节和惊喜,增添值得细细品味的精彩之处;更有福田生活味道,让公园与水岸成为生活的日常体验;更能吸引年轻人,让国际性文化元素与多元活力成为福田名片;更有风貌识别性,营造明信片般都市景观。
会上,记者看到的这份整体规划颇具想象力和创新型——“充满世界级吸引力、具有独特个性的中央活力区”,以人为本,以单一个体的实际体验为准,成为方案中最引人关注的部分。依据《深圳市福田区整体城市设计》方案,“未来福田”的都市进化核心策略将包含以下五条:
一、打造都市生态游憩网,塑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新型城区样板。改造福田北片区的山脊公园带,将单一游玩线路的山脊公园改造成为适合全民的多级难度的游玩线路,同时设置山顶场所设施、公共到达、眺望点以及对入口街区实施改造;通过跨街绿地改造,由北至南链接福田南片区的深圳河及周边湿地绿滩,起到山水连接的作用,打通生物迁徙的道路,生态环境保护更为深入细致。
二、建设公园邻里生活圈,营造国际一流的福田特色人居环境。将深南大道以北大型公园的连接和深南大道以南微型公园的植入相结合,形成中心区环中心的绿色环廊,同时为公园设置更多轨道交通出入口,方便连接市民。
三、打造主题活力街区,营造可漫游乐交往的街道生活。选择适宜的“街坊”打造活力街区,以多样化的主题和混合业态的方式,深南大道以北侧重填补活力,深南大道以南侧重梳理提升街巷空间。
四、打造文化生活新空间,营造更多选择的公共生活体验。建设“半日游环”,增强福田内部的可体验性,串联特色文化场所和街道,建立跨街坊联系,高效利用地下枢纽成为公共交往空间,新增公共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展示地。
五、缔造山海水韵都会美景,营造不一样的现代中心城区魅力,将福田丰富的自然生态元素与现代都市叠加形成的不同美景,营造出全景+湾景+河景+街景的公共景观节点,丰富观看福田都市景观的维度。
观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
最重要的转变是转向了“人的视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表示,深圳经过40年的特区建设也进入城市发展的转折点。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要解决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用新时代的理念思考、评价深圳的发展,用更加前瞻的眼光评价当下的发展。
李晓江认为,被宽马路、快车道眼中分割的福田中心区背后是过去发展中更倾向于“车”,人的要求很少考虑到,研究也不充分,“《深圳市福田区整体城市设计》最优秀的转向了‘人的视角’,从人的角度评判深圳核心城区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发展”。他表示,深圳福田中心区的绿地多,广场多,山地公园多。要让它变成一个系统化人的活动的这样一个空间,甚至一个系统化的一个绿色的空间体系,“我觉得也是这次规划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绿色为人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人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一定会激发出更高端的城市功能,这是一个循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
城市核心区除整合生态功能以外还应与土地使用和城市功能向结合
作为福田的“使用者”之一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向记者坦言,从日常的生活体验中,确实感到了福田的特色再消失。作为专业人士,孙一民则以香蜜湖为案例向记者表示,城市核心区除整合生态功能以外还应与土地使用和城市功能向结合。他表示,这一区域是核心CBD西侧的一块仅剩的机会,“不能光是说生态是一部分,但是还有和城市区域的整合,所以合理的密度合理的强度,我觉得其实也蛮重要的”。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樑:
缆车直达安托山是为构建都市生态城市生态绿网
在此次发布的规划方案中,建设缆车直达安托山——未来深圳的中心区山顶观光点,打造类似香港“太平山顶”的标志景观平台的相关设计格外引人关注,作为项目组“主创团队”成员之一的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樑表示,采取缆车到达山顶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为体验城市大美提供了以前感受不到的视角,为市民观赏城市的美景提供了一个新维度,这就是都市生态城市生态绿网。
他表示此次规划方案中建构了一大一小两个绿网,大的是城市生态绿网,将山河湖海这些结构,以及城市结构体的空间、自然要素系统性地连接起来,一方面使得生态系统得到了系统性的建构,同时拉近了原来可望不可即的城市自然资源,变得让大家与日常生活触手可及,让市民可以拥有更好的体验。
采写:南都记者 孙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