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深圳,深港澳车展。
从相对凉爽的上海来到闷热的深圳,人脾气也大了不少。车展组织的混乱,自然会引来几句 MMP。
好在车展本身比较热闹,尤其是 3 号、4 号新能源展馆的热度超出预期。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特斯拉被众多造车新势力、国产新能源品牌给包围了。

展馆游走后,决定单独来说说天际汽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在体验了 ME7 的智能座舱后,我有惊喜的感觉。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天际汽车会不会是新造车中的一匹黑马?
ME7智能座舱 细节之处显功力

在上海车展后的稿件中,我们曾判断 ME7 是一款全面对标特斯拉 Model Y 的中型 SUV。
天际汽车的 CTO 牛胜福当时说,相较于 ME7 ,特斯拉的整车的舒适性、空间、内饰都有不足。
实事求是地说,我当时有点不以为然。特斯拉的极简设计风格,从来都是钢铁直男的最爱。

只是,在今天较长时间体验了 ME7 的智能驾驶座舱后,我得承认,传统汽车精英对未来的探索,的确是有自己的思考,而且非常均衡。
先看下视频。这是天际 ME7 的智能座舱和多屏联动演示。
很早之前,我曾在评价拜腾 Concept 概念车时高度赞扬那块 49 寸、贯穿整个驾驶舱的大屏幕,认为这是在特斯拉开创了中控大屏设计风格后,极具科技感的突破。
在过去两年间,很多主机厂都在这上面有所尝试。譬如,李想的理想 ONE。而与之前的尝试相比,我个人认为天际汽车 ME7 的整体设计是当下最佳的。
说最佳,并不是因为 ME7 的屏幕质感有多棒,而是因为在一些小细节上,在一些细微之处上,天际汽车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理解和功力。

ME7 驾驶舱有三块大屏,分别是12.3 英寸仪表盘、15.6 英寸中控屏、12.3 英寸副驾娱乐屏。与其他它家不同的之处,在体验上有两个。
首先,中控控制区域往上提了一点点。这加大提高了驾驶员操作的疲劳阈值。
其次,是将主屏幕,也就是将15.6 英寸中控屏向驾驶位倾斜了五度左右。
这两个改变,非常细微。但当你真正坐在驾驶位上时,却会发现这样的改变就像绕到痒处一样,让人非常舒服。

如果还要加一个,则是在中控台上的一个小变化。仔细看,上图中的这一排触摸按键。你按上时,会感受到类似 iPhone Taptic Engine 的振动反馈。而且这一组按键的功能也是与驾驶无关的。譬如,锁窗、锁门、打开后备箱、双闪等等。
张海亮的架构、上汽大众人的野心

在体验完 ME7 后,我参加了天际汽车的群访,并在中午跟张海亮有近距离的接触。
早前,我在朋友圈里发文,说交流完后对新造车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如何破局?如何成长?长跑与先声夺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干脆就从这里来说。

先说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天际的群防,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天际的核心层。无论是 CEO 张海亮,还是 CTO 牛胜福、CMO 向东平,在交流时都体现出了对汽车制造、智能、供应链的深度理解。
从固态电池技术,再到电机能源转换效率,再到到供应链如何整合,车辆外形如何设计、智能驾驶如何软件定义产品等等,这帮曾经在燃油车时代打造了朗逸等数款神车的前上汽大众顶梁柱们,都有相当精辟的点评。(由于涉及点评其他厂商,这里不细说。)

再谈做事——在求变与求稳中,天际是寻找一种均衡。
求变,体验在外形设计和智能驾驶上。
先说外形,ME7 的外形是际汽车设计副总裁Hakan 提出的。保时捷的 918 Spyder、911 GT2 RS等经典车型,就是他之前主导的。
在 ME7 上,天际使用了大量的型面设计造型,目的是扩充整车轮廓外延和力量感,进一步增强流畅、动感的整体视觉效果。
「车辆的外形设计绝对不可能外包,它与结构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张海亮则说,就算将 A 柱后移 3 毫米,也要问在结构上可不可行。在这一点上,天际体现出了极高的效率,让外形与结构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用三倍工资挖 Hakan,他还是要留在天际的原因。

再说说智能驾驶。
牛胜福在群访时表示,天际的车机系统使用的是安卓的底层,并且进行了深度的自研。他说他了解传统车企为何在智能驾驶,尤其是在车机系统的保守。部分原因是安全,还因为封闭的思维模式。但智能驾驶应该采取的策略是在安全的基础上,用更为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新的技术,构建更为更开放的生态。
「在车联网生态的建设上,国外厂商是竞争不过中国厂商的。」张海亮甚至大胆预言的。他说这话时,我想起了特斯拉车主在特斯拉汽车引入 QQ 音乐、腾讯地图时的狂欢。

至于求稳。则体现在生产制造、供应链整合等等方面。目前,天际汽车的绍兴工厂即将完工。按照天际的说法是「无论是设计工艺、智能制造、管理水平,还是检测标准,都完全对标德系豪华品牌。」
张海亮更说,按照他们上汽大众的做法,第一批从生产线上下来的量产车是不卖的。而天际的绍兴工厂将在第三季度起步生产,第四季度第一台量产车流水线上出来,明年 Q1 才开始交付。
供应链整合方面,则是在产品能力上追求完整性。用自主搭建架构来追求个性化和自由度,用供应链成熟能力来追求可靠性。
牛胜福坦言,ME7 的前向 ADAS 用的是博世,环视用的是德赛西威的。而他们主要负责应用决策算法,也就是域控制器等等。更官方的说法,则是天际的 iMA 智能数字化架构。「但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还是架构的能力。」

絮叨了这么多,其实是在梳理并试图解答——天际汽车是不是一匹黑马?
负责销售的向东平说,从上海开始预售以来,他们已经拿到了一千多台的订单。这个数字相对于其他厂商而言会不会太少?他坦言,他并不相信那些车还没生产、就订出去了几万台的说法。曾经创造了单车销售百万台记录的向东平,认为真正的战斗还没开始。
「这是一场要持续三五年的长跑!」张海亮说。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速度和迭代会加快。最典型的,譬如电池技术,未来一两年间会出现大的变化。「我们会投,但投在下一代技术上。」
他所言的下一代技术,指的是固态电池技术。早前,天际已经表示其下一款车型 ME-S 将使用固态电池,并号称能够在 15 分钟补充 80% 的电量。今天我打听到的,是其续航里程将超过 750 公里。甚至天际已经在固态电池上有所布局。
看完以上的速记,你们觉得天际是不是后发先至的一匹黑马?
对了,天际此前 A 轮融资了 20 亿元,累计融资超过 65 亿元,后续的融资计划正在推进中。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92225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