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近乡情更怯,随着与木兰县距离的缩短,马旭情绪出现了波动,不像前半程那样欢快了。
10时30分左右,载着马旭一行的汽车驶入木兰境内。得知已经进入木兰境内后,老人几度哽咽。
在经过木兰松花江大桥时,为了让马旭看看她朝思暮想的松花江,汽车临时停桥边。下车后,老人把扶着松花江大桥的桥栏说道:
松花江啊,你离开的女儿回来了!
“
“我小时候的家就在江边,我喜欢游泳,可是妈不让,怕危险,我总偷着去,一到吃饭的时候,要是找不到我,妈就去江边喊我。”
”
马旭回忆起妈妈站在江边喊她名字的场景。“妈妈去世后,我就觉得松花江就是我最亲的母亲。”马旭激动地说。
将近11时,载着马旭一行的汽车停靠在工地旁。马旭走下车来,对到场欢迎的人群激动地说:“黑土地的女儿回来了!家乡人民万岁!祝家乡更加美丽富强!谢谢大家!”
15时30分,在时隔四十多年后,马旭和老伴儿颜学庸回到了木兰县建国乡建国村李国宝屯。听说马旭回来了,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
在乡亲们的簇拥下,马旭和老伴儿颜学庸走进侄孙马宝昌家,坐在了炕沿儿上。男女老少把房间挤得几无下脚之处。马旭的后代一个个走上前来与老人相认。
马旭的侄孙马福家珍藏着一份家谱。这份家谱记载,马旭的父亲名叫马永胜,从外地逃荒扎根在建国村,到现在已经繁衍到第六代,80多口人。
那时吃不饱饭,穷得要命。东北解放后,妈妈送我到部队,把家里仅有的一块现大洋塞给我。
马旭回忆起14岁那年被母亲和乡亲送去参加人民解放军的情景。自那以后,马旭跟着部队离开了家乡,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战争期间,母亲因病离世。忠孝难两全,没有见母亲最后一面,成了马旭生命中最大的遗憾。说起母亲,马旭老人眼含着泪花:“我得感谢我的母亲,她如果不送我去部队,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马旭在丈夫的陪伴下曾短暂回到村里,为父母砌坟、祭奠,之后由于工作繁忙,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虽然家乡回的少,但对家乡的思念始终萦绕心头。平时工作中听到东北口音就感到很亲切。在部队上或医院里每遇到东北籍特别是黑龙江籍的战士,马旭都会和他攀谈一番,以解思乡之苦。
正是从小受过了苦,才养成两位老人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和肯于专研的精神,才点点滴滴积攒下一大笔积蓄。
作为一名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们相应党的号召,决定把积蓄捐献给仍然相对贫困的家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此这钱主要支持家乡孩子的教育。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马旭搂着一名十几岁的孙辈,深情地说:“你们现在比我小时候要穿得好、住得好。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未来好报效国家。”
在与乡亲们照相留念后,马旭向他们挥手告别,依依惜别地离开了建国村。
张澍 记者 潘宏宇 白云峰 刘柏森
编辑:杨晔 孙溶
- 上一篇:苏州金龙携手丰田、重塑科技、常运公交打造氢能客车产业高地-苏州金龙客车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