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在任何行业中只要有一个强大的靠山助力,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汽车品牌也都深谙其道。比如斯柯达品牌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车尾悬挂斯柯达logo的同时,直接写着“上海大众”来彰显自己和大众密不可分的关系,直到后来才改为了“上汽斯柯达”。
作为大众集团旗下的子品牌,从技术及车型投放上讲斯柯达不应功高盖主,默默享受着大众品牌下放而来的技术红利便可。但事实并非如此,斯柯达一直是大众集团技术更新的急先锋。
比如斯柯达明锐、速派要比大众品牌的同级车型更早换装MQB平台,中型SUV柯迪亚克除了常规的5座车型外,7座版及溜背的GT版车型也均有提供,反观同平台的途观L、探岳至今未推出相应的衍生车型。如今斯柯达品牌快人一步的优势再次体现,在MQB平台的帕萨特上市仅仅半年有余之际,与之同平台的斯柯达速派就已完成了中期改款,新速派对外观、配置进行了提升之后,仍然提供了极有竞争力的价格:16.99万-23.99万元。
虽然与帕萨特、迈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速派的外观与大众的套娃脸没有任何关联,速派传承了百年斯柯达深厚经典的审美底蕴,完美地诠释了源自捷克的水晶切割理念,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同时掀背式的尾门设计,C字型尾灯更是彰显了斯柯达与大众品牌和而不同的理念。与迈腾、帕萨特成熟的外观设计相比,速派就显得要更加多元化,不论车主是成熟的中年大叔还是时尚的年轻一族,似乎都没有丝毫违和。
与别具一格的外观相比,速派的内饰就显得“很大众”,挡住方向盘上的logo说这是一台大众车的内饰也毫不为过,简洁的中控台设计、触控式空调面板、MIB操作系统都是熟悉的大众味道,但一成不变绝不是斯柯达的性格。从实际的体验中我们就发现了速派的独到之处。
除了与柯迪亚克一脉相承的前门板雨伞槽以外,速派的后排中央扶手也有着独特的设计。一般而言,后排扶手内的两个杯座采用的是横向布置,在使用中就面临着放水杯还是放胳膊只能二选一的窘境。但速派将杯座改为纵置设计后,胳膊与杯座不再互相干涉,乘坐的舒适性、便利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毕竟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毫无疑问在内饰人性化设计方面,斯柯达是当之无愧的“爸爸”。
都说懂大众的人都买斯柯达了,能冠以这样的称号靠的不止是独到的设计,配置也是斯柯达一直以来的拿手好戏。以330TSI车型的入门款车型为例,速派比帕萨特多出了自动泊车、液晶仪表、主驾驶腰部支撑、后视镜电动折叠、内后视镜防眩目等配置的前提下,指导价却还低了2万元,迈入了20万元以内的区间,优势不言而喻——同门三兄弟中速派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与大众车型同平台,但价格、配置还更有优势,按照中国消费者对大众品牌的喜好程度来看,包括速派在内的斯柯达全系车型都应该有着不俗的销量表现。但速派月均2000台的销量表现与帕萨特、迈腾相去甚远。蜀锦传媒也曾向准备购买B级车的读者推荐过速派,但这位读者在考虑后最终选择了帕萨特,他表示速派与帕萨特在硬件层面高度一致的前提下却有更低的价格,性价比优势的确突出,但反过来一想,三大件一样价格却低了这么多,或许在一些不容易察觉的地方存在着差异,本着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理念,他选择了更贵的帕萨特。
更贵=更好似乎是多数消费者的共识,由此看来斯柯达的价格优势反倒成了劣势,那么更便宜的速派在做工、用料、品质上和帕萨特是否有着差异?活动中安排的上汽大众南京工厂参观环节让我们揭开了谜底。(由于保密原因,未能拍摄现场图片)
在帕萨特及速派这一对同胞车型的出生地——上汽大众南京工厂里我们看到,在生产线上几台帕萨特之间就夹着一台速派,也就是所谓的共线生产,两款车完全采用了相同的流水线,相同的生产工艺,就连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同一批,不存在任何品质上的差异,恐怕二者最大的差异就是那个logo吧?
俗话说外行凑热闹,内行看门道,从南京工厂的员工停车区我们似乎也能看出一丝端倪。员工的选择与市场上消费者选择恰巧相反,这里停放的斯柯达车型数量要远超上汽大众。相信对于这里的员工而言,他们更清楚生产制造中的门道,熟知其中差异的他们自然会选择最物美价廉的车型,由此也再度印证了斯柯达与大众车型在品质上的一致性。从总体销量上来看虽然算不上是劣币驱逐良币,但完全同源的两款车却是完全不同的命运也实在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