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白城汽车新闻网 > 汽车评论 > 被忽视的一代英主——明成祖朱棣-时和岁丰

被忽视的一代英主——明成祖朱棣-时和岁丰

作者:白城汽车新闻网
日期:2019-12-23 09:02:19
阅读:

在中国历史上,明成祖朱棣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之一。纵观历朝历代,平心而论,其功绩可以说比起秦皇、汉武、唐太宗等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不知为何,这位老兄做皇帝的名声远不及上述几个人来的响亮。

这其中也许有什么奥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功过是非可以任由后人评说探讨。

说起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历史,多数国人皆以汉唐说事儿。至于明朝嘛,好象没有多少人提及。这是否与其老子----开国皇帝朱元璋滥杀功臣,性情残暴,形象不佳有关?不得而知。也许有点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包括朱棣。至于朱棣本人也有些问题。有人可能会说起他的皇位来得不那么光明正大,有点篡权的味道。朱元璋生前是传位给皇孙朱允炆的,是为明惠帝。没想到,朱元璋死后,身为燕王的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政变,推翻了惠帝,取而代之,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皇帝。惠帝则因此变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成为千古之迷。

被忽视的一代英主——明成祖朱棣

这个,是否会影响朱棣的光辉形象呢?可能有点。在讲究出身来历的正统封建史家来看,更是如此。

不过,若撇开封建论理,单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客观地讲,在皇帝这个位置上,朱棣干得相当不错!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可以说,比起他的许多有名的前辈同行来说毫不逊色。

朱棣在建文帝实行削藩时,以燕王的身份,于1402年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1424年死于北征归途中。在位22年。在这20多年中,朱棣干了许多事情。

首先是巩固国防,开拓疆域。明朝开国后,被打败的蒙元势力虽然狼狈北蹿,但是,他们仍然有很强的实力,长期盘居漠北。乘明朝不备,北元的蒙古铁骑经常骚扰边境,抢掠边民财物,为害不浅。为了消除边患,巩固政权,明成祖朱棣先后5次亲率大军北征,到达漠北地区,给残存的蒙古鞑靼和瓦剌等部以致命的打击,此后数十年都无法对明朝构成威胁。

明成祖第四次,第五次出征,基本都是鞑靼和瓦剌一路奔逃,根本连和明朝的军队接触都不敢接触。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对匈奴也好,突厥也好,都没有占据如此大的优势,匈奴、突厥还是可以与汉唐的军队进行一些交战。而到了明朝,却出现蒙古军队被明朝军队打得心胆皆碎,望风而逃的局面,这是自古以来未有的情形。明成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亲征到达漠北地区的汉族皇帝,这说明他极具魄力,非寻常君主可比。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设立了奴儿干都司,经营北部边疆,将黑龙江中下游大片疆土纳入中国版图,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

对其他边疆地区的统治也得到发展。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乱后,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为加强对乌斯藏(今西藏)地区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给予封赐,尊为帝师。他还于四年设立哈密卫,并多次派人赴西域,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明成祖在位期间,最为著名的事情要算是七下西洋了。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派遣宦官郑和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明朝舰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返国。以后又于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就是著名的郑和下西洋。

据史载,永乐帝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明成祖威猛非常,武功盖世,其文治亦不逊于武功。

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赏罚分明,使官吏不敢怠乎其职,关心农事。他曾说:“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以天下苍生为己念。朕今休息天下,惟望时和岁丰,百姓安定。凡覆载之内,明月所照,霜露所濡,其人民老少,皆须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粮食多的因为吃不完都在仓库里腐烂,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明成祖五次出征蒙古,每次都是五十万大军,军粮的供应源源不断,这在其他朝代根本做不到。

迁都北京,这是明成帝在位期间干的一件大事。原来国都远在江南的南京,远离北方地区,不利于镇守北方,抵御打击蒙古,巩固政权。明成祖经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迁都北京。当时的北京经连年征战,残垣断壁,一片荒凉,何似南京繁华?故王公大臣反对迁都之声不绝于耳。他坚持己见,派工匠修建北京宫殿,历时三年,建成北京如今规模的紫禁城,最终完成迁都壮举。事实证明,他这一步棋走的是对的,迁都北京是明成祖顺应历史潮流所做的一项富有远见的决定,对中华民族起到了凝聚和巩固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为了供应北京的物质需求,他下诏疏通大运河。大运河始凿于隋,元代二次开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决口南灌,造成大运河全线断航。明成祖命宋礼、陈喧治河,大运河全线贯通。从此以后,大运河成为一条繁忙的水道,对当时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明成祖时代在进行大规模战争的同时,还能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其规模比秦始皇要大的多),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比如为了迁都,在北京建筑皇城紫禁城就是在明成祖时代完成的。还有疏通大运河的过程、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下西洋的船队往往都是几百只庞大的船只组成,简直象海上移动的城市,那是非常耗费钱财的。没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怎么能在大规模作战的同时做这些事情呢?从这一点来讲,可以说,当时明朝国力的强大,是汉唐时期远远比不上的。汉武帝时,为出击匈奴,搞得经济凋敝,国库空虚,没有什么力量再去搞大规模建设。唐玄宗开元年间,唐王朝达到鼎盛时期。然而,一个安禄山反叛,便搞得李隆基大惊失色,狼狈西逃,一时间,朝庭上下,鸡犬不宁。同明成祖的永乐年间相比,应该说,所谓的汉唐盛世要逊色得多。

朱棣还重视文化建设,组织3000多文人学士,历时5年,编纂了《永乐大典》。这部巨著总字数达到了三亿多,保存了我国十五世纪以前的大量文化典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和什么四库全书不同的是,永乐大典中的书籍都原样照收,没有任何修改删减。现存的几百卷永乐大典,仅仅是当初原来的3%,可象永乐大典规模的庞大。

看看在朱棣手中办成的事:亲自北征,横扫蒙古铁骑,从此为明朝赢得北部边境的安宁;开拓疆土,扩大版图,设置奴儿干都司;建筑紫禁城,定都北京,为此后500多年中华民族的首都发展奠定了基础;疏通大运河,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外交流;编撰《永乐大典》,保存了古代文化……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够干好其中的一件事,就可以跻身到著名的帝王行列,名垂史策。可事实上,他一个人在短短的20多年间就做了这么多事。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好皇帝,其功绩已经超过了他的前辈们。

然而,他又是一个被后人忽视的能干的好皇帝。其名声远不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以至什么康熙、雍正、乾隆之类。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他本人的皇位来路不太那个之外,我想恐怕与此君性格残暴,滥杀无辜有关系。最明显的是他灭方孝孺十族的惨案上。在这方面,他同他那个老子朱元璋一样,暴虐有余,仁爱不足。这无疑是明成祖身上的一个污点,会影响到他本来应该很光辉的形象。

但是,考虑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皇帝这个职位来说,衡量的关键还是要看他给国家,给民族,给百姓办没办好事,办了多少好事。从这个角度来说,瑕不掩瑜,明成祖朱棣不失为一代英主。他不应该被忽视。历史,应还他一个公正。

白城汽车新闻网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