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在东部某海域,郑和舰正破浪前行。该舰的诸多岗位上,活跃着海军多所院校的各专业学员。此次远航,是他们踏入海军指挥员方阵的第一步,也是郑和舰航行第31年。
在驾驶室内,该舰舰长高正龙目视万里海疆,仿佛看到海军指挥员方阵壮大变强的航迹。
随我国首艘训练舰郑和舰出航,记者得到这么一组数字:服役31年,14次走出国门,出访过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6大洲的29个国家,累计航行了43万多海里,是名副其实的“外交大使”“海军大使”。
另一组数字似乎蕴含着更加气势磅礴的图景:服役至今,3万多名学员在郑和舰淬火后走向深蓝大洋。我海军现役水面舰艇指挥军官中,每3人中就有2人曾在郑和舰上实习。
郑和舰作为我海军指挥人才的“摇篮”,这3万多名指挥员的从军轨迹,无疑是郑和舰航迹的延续。从这个角度来看,郑和舰人才建设的航迹遍布全海军,触及全世界的主要海域和水道,既连接着过去,也通往未来海战场。
三十而立。作为我国首艘训练舰,郑和舰在而立之年,早已成就斐然。郑和舰立于训练舰之首,也立于海军初级指挥人才建设的最前沿。它无愧于中国“军校第一舰”的美名,也当得起海军授予的“功勋训练舰”荣誉称号。
郑和舰的而立之年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段江山
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通讯员 刘征鲁
▲郑和舰是中国海军指挥人才的摇篮。3万多名学员在郑和舰“淬火”后走向深蓝大洋。 刘征鲁摄
“两军对垒,首先是精神的对决,从郑和舰走出的指挥员必须是精神的强者”
新一轮的远海实习开始了。一声汽笛鸣响,从郑和舰桅杆上滴下几滴黄色污水,弄脏了信号旗。
信号班班长侯英凯顿时警觉起来。他带着几名战士爬上桅杆,查明是桅杆顶部管路里淤积的少量锈水,这才松了口气。他们在几十米高的桅杆上高空作业,将管路内部擦拭得锃亮。
这种严谨作风,让随舰实习的200多名海军学员深受触动。
郑和舰扬帆起航的地方,就是曾发生了甲午战争的旅顺港及其附近海域。甲午战争不仅让中华民族沉痛了一百多年,也引发了数代人长久的反思。
“当年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未来海战如何才能取胜?”历史的警钟长鸣,时时叩响郑和舰官兵及学员心中的“胜战之问”。
“两军对垒,首先是精神的对决。”郑和舰舰长高正龙历数当年北洋水师官兵作风之散漫、精神之萎靡,时时训示舰员和学员引以为戒,不断锤炼昂扬的精神和严谨的作风。他说:“从郑和舰走出的指挥员,必须是精神的强者。只有经过爱国精神和过硬作风的全面锤炼,学员们才能在未来海战中胜出。”
在郑和舰上采访,记者发现整艘舰崭新而整洁,丝毫看不出这艘舰已经是31岁的“高龄”。威严的舰容舰貌背后,是舰员们长久保持下来的严谨作风和良好精神状态。而在高正龙看来,郑和舰的这种精神特质都起源于首任舰长留下的“烙印”。
郑和舰首任教练舰长冯缵枢曾是海军最年轻的舰长。他24岁时,就担任了成都舰舰长一职。郑和舰入列后,急需一名经验丰富的舰长来带领全舰走向大洋。将近花甲之年的冯缵枢不辞辛劳,来到郑和舰任职。
“花甲舰长”冯缵枢将毕生心血倾注于郑和舰,为海军人才建设趟出了一条新路。临终前,他亲笔写下遗言——“舰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保卫海疆保祖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背后,是冯缵枢对党和国家最深厚的忠诚和热爱,还有对胜战、对培养打仗型指挥人才的不懈追求。他铸就的精神高峰,成为融入郑和舰官兵和学员血脉的红色基因。
“爱国是对军人的基本要求,出访外国,更能让学员们体会到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分量。”郑和舰政委孟建林介绍起数次出访的经历——
▲访问澳大利亚的郑和舰。
郑和舰访问马来西亚时,参观人数超过1万人,人们排起400多米的长队,让官兵们深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军人的自豪;
在新西兰,一位70多岁的华侨拄着拐杖上舰参观。他泪流满面地向国旗鞠躬的瞬间,让很多官兵明白了祖国二字的含义……
强烈的爱国情怀,最终都内化为郑和舰官兵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训练作风和治学作风。
在填写航海日志的考试中,学员李作虎把5链错记为8链。被教员发现后,他的考试被判为0分。
李作虎不服。教员毫不客气地回应:“3链的误差足以导致一场败仗,别忘了甲午海战的教训!”
教员的话如一记重锤,李作虎顿时面红耳赤。
在剩下的航程中,李作虎知耻后勇,加班加点地学。在最后的考核中,他一举夺魁。
▲航海专业学员进行天文航海训练。
“海军学员如同幼年‘鲨鱼’,需要千锤百炼才能闯荡大洋”
学员王育才顾不上擦额头的汗,只能全力测算、绘图。
“我舰受不明电磁信号干扰”“无GPS、无北斗导航信号,改用路标定位确保航行安全”“规避不明障碍物”……西太平洋某重要海峡水道,郑和舰正开展海图作业考核。一条条“高危”信号不断传来,随舰实习的海军学员感到“战斗硝烟弥漫”。
“这个考核太‘烧脑’,不过很带劲!”参加完考核,学员王育才都快虚脱了。这样紧张的训练和考核,是郑和舰随舰实习学员的常态。
“远海和重要海峡水道,才是未来海战最可能发生的区域。”高正龙舰长谈道,“在这些海区组训,设置复杂的战场条件,可以大幅提升实战化训练质效。”
在郑和舰,这种近似实战的演训和考核场景,曾在托雷斯海峡、台湾海峡、钓鱼岛海域、马六甲海峡等地屡屡上演。
▲郑和舰停泊在泰国曼谷港港务局码头。
郑和舰是学员对接部队的关键环节,不仅关系着他们能否迅速适应基层岗位,也关系到海军战斗力建设。
郑和舰一直在寻找提升训练质效的最佳途径。为了缩短学员从院校到基层舰艇岗位之间的距离,郑和舰探索出了混编统管的训练模式,把学员轮流编入舰上的不同部门,嵌入岗位 ,与舰员一起值更,参与舰上的各种部署,使学员在实战化训练中摔打,迅速成长为合格舰员。
那年11月,郑和舰遭遇强劲的西伯利亚寒潮。
“当时的浪有六七米,舰体横摇达28度。”说起当时的场景,傅寒野依然记忆犹新。虽然学员们全都出现严重晕船症状,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很多人把呕吐袋挂在脖子上,继续开展各种操作。
“海军学员如同幼年‘鲨鱼’,虽说都是千挑万选的青年精英,但多数没有经历多少挫折,也没上过战场,需要千锤百炼才能闯荡大洋。”在谈到人才培养时,郑和舰政委孟建林对记者说。
一次,郑和舰在某海峡与一支外军舰队不期而遇。外军舰机对郑和舰抵近侦察。郑和舰舰长高正龙按照战备要求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并要求随舰学员测定外军舰艇的运动要素,进行舰艇机动绘算和战斗航海作业。当天晚上,他又组织学员剖析外军舰艇性能,探讨未来海战的制胜办法。
采访中,记者在高舰长的电脑中看到,应对外军反侦察部署、取证部署、防空部署等方案一应俱全,学员和舰员的职责分工、具体战位以及组织流程一目了然。
“这些年,郑和舰常态化执行出访和远海实习训练任务,被外军舰机跟踪监视很平常。”高正龙解释说,“不过这些免费‘陪练’越多,实战味道越浓,学员成才越快!”
▲在大洋上航行的郑和舰。
“大国海军的军官应该把世界装入心中,有纵横四海的眼光”
海军学员胡樱芝感觉全身都在发抖,汗水顺着衣角淌到了甲板上。而她依然咬紧牙关,猛收小腹,一个接一个地做着仰卧起坐。现场爆发出阵阵加油声。
在郑和舰组织的这场“海上吉尼斯”体能竞赛中,韩国海军特战队员余振善在各个课目上,都对她紧追不舍。
在胡樱芝看来,这已经不是两个选手之间的较量,而是两国海军精神的对决。就在她感觉全身都快要被撕裂的时候,比赛结束的哨音响起,胡樱芝被战友扛了起来——赢了,她以绝对优势赢得了竞赛。
▲中外学员进行交流学习。
在郑和舰,与各国海军的交流和较量从未停止。记者在郑和舰上看到了一摞特殊的毕业证,上面印刻着外国海军学员的名字,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18个国家。
在与各国学员的交流中,郑和舰的学员真切地感受到了未来竞争的压力,也激发出全舰官兵更大的好胜心。
采访期间,一本《出访官兵启思文鉴》引起了记者的兴趣。翻开目录,《外军舰艇的设计特点》《外军女舰员管理调研报告》等文章令人耳目一新。
女学员曲研诺告诉记者,这些调研报告被逐级上报,报告中有的意见建议已经被装备生产单位和部队采纳、应用和推广。
“海军是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大国海军的军官应该把世界装入心中,有纵横四海的眼光。”海军某训练舰支队政委宣连军与郑和舰结缘20多年,在舰上当过战士,任过枪帆长、舰政委。他对记者说:“郑和舰就是拓展学员国际视野的关键平台。引导学员在放眼世界的过程中找到能为我所用的经验和规律,才能真正催生战斗力。”
记者了解到,郑和舰服役不到两年,就于1989年代表人民海军首次访问美国珍珠港。近年来,郑和舰每年都走出国门,航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主要海区和港口,让学员的视野伴随着郑和舰的航迹,向远海大洋延伸。
“通过出访,把学员带到国外开阔视野,直观感受外军发展建设的现状,在比较中外差别中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寻找强军之策,这是郑和舰育人的核心要义。”宣连军政委总结到。
“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郑和舰培养的学员已经成为海军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郑和舰这艘老当益壮的“功勋舰”,还将活跃在世界大洋,与戚继光舰、邓世昌舰等训练舰艇一起,肩负起海军人才培养重担。
从郑和舰透视海军初级指挥人才培养
解放军报记者 陈国全 段江山
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留影。
多年前,当王刚听到自己被分配到辽宁舰的时候,他刚随郑和舰完成出海实习不久。如今,作为辽宁舰副航海长,他依然记得自己随郑和舰首次出海的激动心情。无论航母行在何处,从他手中规划出的航线,饱含有郑和舰上练就的技能功底。
在中国南海某海域,海口舰正执行战备任务。望着舷窗外的碧海蓝天,海口舰舰长樊继功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随郑和舰出海实习的年轻岁月。郑和舰成为了他征战大海的第一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樊继功指挥海口舰征战远海大洋,早已走出了比郑和舰更精彩的航迹。
在多国海上联演现场,黄山舰某部门副部门长朱湖滨和战友们紧张作业,侦测四面八方的海空情,为黄山舰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支持。几年前,他首次随郑和舰出海,就开始在情电专业的相关岗位实习,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如今,他的专业技能经过多次重大演训历练早已精进不少,但他依然念念不忘当年在郑和舰上打下的扎实基础……
我海军现役水面舰艇指挥军官,每3人中就有2人曾在郑和舰上实习。对于这些指挥军官来说,郑和舰就是他们的“出海口”和“成人礼”。对于郑和舰来说,这是无比光荣的成就。
郑和舰是名副其实的“军校第一舰”,是“功勋训练舰”,是出访“明星舰”。舰长高正龙告诉记者:“海军院校学员上舰实习任务很重,从服役那一天起,我们基本上就是满负荷运行,一年在海上航行两百多天很正常。”
从郑和舰的舰艉走到舰艏,从驾驶室到住舱,所到之处,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整洁的舰容舰貌令人惊叹,很难相信这竟然是一艘已经服役31年的老舰。
“我舰是学员对海军舰艇部队的‘第一印象’,如果我们标准不高,就会给学员树立不好的榜样。”高正龙解释说:“所以我们对装备的维护保养要求格外高,让老舰‘青春永驻’。”
学员要学的,显然不止这些。帮助学员从陆地走向大海,从课堂走向舰艇,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适应海上作战需求的打赢能力,才是郑和舰的“核心使命”。
记者了解到,郑和舰总共有3个教室,可以满足200多名学员同时听课,而网络教学系统,可以保证3个教室同上一堂课。郑和航还为学员提供航海、机电、通信等十多种数十个实习岗位,舰上官兵手把手帮带,传授对应装备的使用方法和岗位值更要点,让学员迅速熟悉和掌握舰上工作的各种技能。一批接一批的学员在郑和舰上历练成长,淬火成才。
▲出访学员在郑和舰甲板上向祖国问好。
人终究会老去,舰艇也一样。
近年来,海军新型舰艇纷纷入列。去年初,一艘以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名字命名的训练舰正式服役。它的满载排水量近万吨,稳居亚洲训练舰艇第一,舰上的教学装备已经和世界接轨,和部队同步,众多岗位上的舰员均有在郑和舰实习受训的经历。
训练舰“家族”的壮大,预示着我海军人才建设的加速发展。中华民族建设强大海军的百年夙愿,终将在这些海军人才的身上实现。
刊于11月22日《解放军报》
第5版“军营观察”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