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人们的阅读方式经历着不小的变革,无限的网络信息占据了人们的阅读时间。然而仍有万千读者,愿意拿起报纸,闻一闻油墨香,阅读精心制作的新闻。《今晚报》创刊33年来,从一张只有4版的小报成长为中国著名报业品牌,以服务读者为出发点,也赢得了读者的倾心和支持。很多人说,《今晚报》不仅是一张报纸,还是天津的城市名片,是读者的精神食粮,记录了城市的变迁,也承载着读者的人生记忆。又值岁末年终,我们向一直以来喜爱《今晚报》的读者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晚报

83岁的徐振华,从退休开始集报剪报,乐此不疲。 本报记者 周伟 摄

饭菜与《今晚报》都是晚餐必备。本报记者 王津 摄
“
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练太极的马炳璋老人,订阅《今晚报》近30年了,今年暑假开始,教9岁的重外孙女陈可馨读报,成为老人每周末的重要事情。93岁的马炳璋老人说:“自从读报以来,小可馨的阅读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到了不少知识,增添了许多乐趣。”

9岁的小可馨为93岁太姥爷读报。本报记者 高山 摄
“
12月10日,北辰区拜泉里社区30多名居民聚在一起,共同庆祝社区读报小组成立6周年。这些常年订阅《今晚报》《中老年时报》的居民,每周五都聚在社区活动室读报交流,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大家因报纸聚在一起,感受着互相陪伴的温暖。

读报小组过6周年集体生日。 本报记者 高山 摄
“
生于1985年的马春林,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剪晚报上的四格漫画,至今已剪报25年了。他还记得当年收集中缝的趣味拼图,每天一块,集齐了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乐趣无穷。后来他还收藏了自己出生当天的《今晚报》,他喜爱轨道交通文化,也会在《今晚报》上收集到许多有用信息。喜爱读报的马春林如今已成为一名记者,将自己的报道传遍世界。

32岁的马春林已剪报25年。 本报记者 张立 摄

孙先生将19年前报道父亲的晚报作品扫描进电脑。 本报记者 宁柯 摄
“
天津京剧院青年花脸演员高航,4岁开始和孟广禄学习花脸艺术。高航说:“我1983年出生,我家从1984年开始订《今晚报》,《今晚报》记录了我的艺术成长之路。”

京剧演员高航与《今晚报》共成长。本报记者 庞剑 摄

每晚看晚报,是王禄平20多年来的习惯。本报记者 庞剑 摄

睡前读晚报,杜女士坚持了20余年。本报记者 周伟 摄

刘先生几乎每天都到图书馆看报,读报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本报记者 曹彤 摄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从邻居手里接过它时,一种特有的油墨香味瞬间飘进鼻腔,我记得自己还用富有弹性而灵活的手哗哗抖动了它几下,像是要使油墨香味散发得更浓烈些似的。”读者寇士奇在“我的晚报情缘”征文中这样写道:“《今晚报》是我张望世界的窗口。它让我及时详尽地了解三峡工程、香港回归、金融危机、两次伊拉克战争等重大事件,一回回用富含哲理的文章抚慰我心灵的伤口。光影如流,三十年里整个城市都在变迁,但我还在灯下看晚报。”
感谢
这样的情感存留在很多读者的记忆中,《今晚报》里有他们的青春,有与家人相伴的时光,也有时代变迁的印记。正是家人一样的读者,感动和激励着我们,对所从事的新闻事业充满敬意。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们要继续为亲爱的读者踏踏实实做好新闻,让“今晚报”三个字永远陪伴在读者身边,与您携手同行。

一份今晚报 情牵天津城

今晚报•问津出品
今晚报•问津记者 刘筝 文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ZAN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