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后泡上一桶‘康帅博’方便面,抽一支‘中毕’烟,再含上一块‘大白免’奶糖,穿上‘报喜乌’高高兴兴去上班。”在中国,数不清的山寨产品用强大的模仿能力,充斥着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达到了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的目的,甚至还出现了义乌、莆田这样的“高仿”聚集地。有人笑称:“没有什么是我们仿不出来的。”
近日,一则关于汽车行业的消息引发大家的关注:工信部公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81批)》目录,13家企业的乘用车生产资质被撤销。石家庄市唯一生产乘用车的企业——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这就意味着,这个以“山寨汽车”而发家的山寨大王终于要寿终正寝了。
当有人还在琢磨陆风X7和路虎极光究竟哪里不一样,江淮瑞风A6和奥迪A6是不是双胞胎,众泰S21和奥迪Q3有多神似时,双环汽车泯然一笑:“这些都是我玩剩下的!”
这家创立于1988年的汽车企业,绝对称得上是自主品牌的“老前辈”。那个时候,还没有奇瑞、吉利、比亚迪,比它早的合资企业也只有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和广州标致。对于起了个大早的双环来说,只要在正向研发上动点儿脑筋,凭它的“资历”,28年后的今天,双环有很大几率会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龙头老大。假以时日,说不定五环之歌就得唱成:“啊~~五环,你比双环多三环”了。
然而,这个背负着重任的前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山寨的邪路。
虽然成立的时间很早,但双环在汽车业却甚少有存在感。正当人们渐渐把它忘却时,双环却搞出了一个“大新闻”:双环213。这款从颜色到外观再到细节,几乎无死角山寨切诺基的“高顶小切”为了仿真,甚至还在车身上喷涂了“jeep”的标志,可谓服务到家。而这种精良的山寨也让双环213的销量很好,受到了国人欢迎。
随后,吃到甜头的双环如同开了挂一般,开始疯狂地进行山寨和模仿:双环来宝的外形拷贝本田CR-V;双环S-CEO完全抄袭宝马X5;双环小贵族山寨奔驰smart……
在双环的“公司文化”一栏中,清清楚楚地写着:“创新”在公司备受推崇,公司认为观念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导向、技术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双环将山寨的小贵族宣传成:“堪称微型车中的经典,它创造了中国微型轿车的六个第一”,将S-CEO宣传成:“斥资数亿元自主研发,经济类SUV的登峰之作”。
其实,“山寨文化”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早在十九世纪末,德国为了学习发展工业,疯狂地对英国进行山寨,英国为了防止粗制滥造的德国产品影响本国产品的信誉,甚至要求所有外国产品标明原产地。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根本无从谈研发,只能靠山寨来白手起家。时过境迁,如今以“工匠精神”著称的德国和以“细致严谨”闻名的日本,不仅让人们忘却了它们的山寨历史,还成为全球争相学习的制造业强国。
现在比较成熟的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比亚迪等,它们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同样是逆向研发,甚至一度被人耻笑。但是这些自主品牌并没有把山寨当成盈利的手段,而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进步,最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研发体系。
虽然一味地复制仿造,在短时间内确实能节省研发成本,带来明显的市场效益,但由于企业思想意识被麻痹,习惯了不劳而获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模仿应该是通往创造的途径,双环却把它当成了企业成功的唯一手段,通过无尽的山寨和抄袭,从中赚取“黑心钱”。
双环虽然倒闭了,但还有不少靠山寨过得很滋润的“双环”,依旧乐此不疲地生产制造着。我们相信,随着市场机制的成熟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这些“山寨王”的倒掉只是时间问题。未来,主宰车市的一定会是那些让人昂首挺胸的“中国智造”。
作者:张真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