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因为后世记载和演义颇多,又见于中学课本文言文阅读,所以为人们所熟知也脍炙人口。
《晋书》本传的内容与《世说新语》记载的大同小异: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孙皓末,为无难督。
由上可知,被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三害”的就是“不修细行,州里患之”七尺少年周处,而周处纵情肆欲,横行乡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官二代”。
周处祖父周宾就是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但不能算一个著名人物。到他父亲,那就了不得了。
周鲂(生卒年不详),字子鱼。吴郡阳羡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周鲂年少时好学,被举为孝廉。入仕途之后,历任宁国县长、怀安县长、钱塘侯相,一月之内,便斩杀作乱的彭式及其党羽,因而升任丹阳西部都尉。彭绮率数万人反叛时,周鲂被任命为鄱阳太守,与胡综共同将其生擒,因功加职昭义校尉。
周鲂最著名也最有戏剧性的战功是诈降当时曹魏的大司马(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兼扬州牧曹休。说起曹休,还和吴地颇有渊源,曹休的祖父曹鼎曾经担任吴郡太守,曹休十余岁时丧父,携带着老母,渡江到吴地避难,被当时的吴郡太守收留,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休变易姓名从千里之外的吴地途经荆州北归中原投到曹操麾下,被称赞为吾家千里驹,曹魏建立后,曹休多次击败包括孙权本人在内的东吴军队,名震江东,成为东吴的头号劲敌。
周鲂佯称得罪了孙权,要弃吴投魏,约曹休发兵去接收鄱阳郡诱其率军接应,最终使得中计的曹休在石亭之战中一败涂地,曹休惭狠不已,因此痈发于背,不久即薨,周鲂则在战后因功被加职为裨将军,封关内侯。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演义了这一段故事,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密言七事、诈降曹休,诱其率军接应,在皖城时,曹休有些怀疑周鲂,周鲂大哭之下用剑割发掷于地,才得曹休信任。贾逵告诉曹休,周鲂断发为誓,是学要离断臂,刺杀庆忌,但曹休不信,结果被东吴大都督陆逊、左都督朱桓、右都督全琮三路夹击大败,几乎全军覆灭。
之后,贼帅董嗣凭险骚扰豫章等郡,周鲂派间谍将其诱杀,不费兵卒即安定数郡。周鲂在鄱阳赏罚分明、恩威并施,于任职13年后去世。
周鲂生卒年不详,但去世相对较早,身为孤儿的周处受到母亲家人溺爱纵容,所以变成了一个为乡里侧目而视的超龄熊孩子。
周处如何改过自新、折节读书,上文已经说到,大家也耳熟能详,不必细表,值得一说的,反而是他战死沙场这件事。
周处之所以战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被嫌恶讨厌他忠直的西晋朝臣构陷下套,派他与氐人反叛者齐万年作战,又不提供相应的支援和后勤支持,但周处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拒绝了同为东吴官员出身的伏波将军孙秀(孙坚第四子孙匡的孙子)劝告他以老母为借口推辞任命的建议,最后留下了“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的遗言,最终果然求仁得仁、以身殉国,让时人和后代读史者浩叹不已。
当时,朝廷内外有识之士包括周处自己都知道此去马革裹尸的几率极高,但周处毫不瞻顾、奋然出征,其中自有缘由。
东吴被晋朝攻灭之后,王浑登上建邺宫饮酒,对吴国的人说:“各位是亡国之余,难道没有忧戚吗?”周处回答说:“汉朝末年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先灭亡,吴国后灭亡,亡国的忧伤,哪里只是一个人呢?”王浑出身太原王氏,是中朝门阀世家的代表人物,周处作为东吴的代表,机智巧妙又丝毫不畏惧地反击,让王浑面有惭色。
但是,如果要真正构建东吴世族在西晋体系中的地位,光靠言辞便给或曰抖机灵并不够,只有为共同体流过血的勇士所代表的群体才能成为共同体无可争辩的一份子,这就是周处不及成败利钝和个人生死,必须效忠乃至殉国的原因。
周处战死之后,晋廷追赠他为平西将军,赐他百万钱,安葬之地一顷,京城的地五十亩为宅第,又赐给他王家近田五顷,同时供给周处老母医药酒米直到她寿终。
到司马睿南渡江左,东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时任太常的贺循为周处议谥的时候说:
处履德清方,才量高出;历守四郡,安人立政;入司百僚,贞节不挠;在戎致身,见危授命:此皆忠贤之茂实,烈士之远节。
这算是对周处盖棺论定的评价,也象征着南北世家大族因为大义名分的纽带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和谐的共同体,这对东晋的存亡继绝,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共同体的凝聚必须有鲜血和生命作为祭品,在这个意义上,周处的慷慨牺牲,正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周王庙又称为 “周侯古祠”,是荆溪(荆溪是宜兴的古称)十景之一,在宜兴市宜城镇东庙巷东端,朝阳路西侧,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经成为宜兴碑刻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平西将军周府君碑》就存放于周王庙孝侯殿,是宜兴最为著名的文物之一。
周处家风的流风余韵所及,便是周处之子周玘的“三定江南”——西晋末年,石冰、陈敏、钱璯先后在江东发动叛乱,拟建立割据政权。周玘率领和联合江南豪族武装,配合朝廷军队,三次平定叛乱,史称“三定江南”,这也是彪炳史册的伟业,并成为东晋立国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