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白城汽车新闻网 > 汽车评论 > 成语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时和岁丰

成语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时和岁丰

作者:白城汽车新闻网
日期:2019-11-08 06:49:17
阅读:


一.成语与农业生产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肥沃的家园, 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 农民成为国家赋税的基本承担者。有许多成语对古代先民农业生产生活进行了描写。“田连阡陌”, 谓田地广袤, 接连不断。“精耕细作”谓精心细致地耕作。“寒耕热耘”谓寒冷时耕种, 炎热时除草, 形容农事艰辛。这些成语都体现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 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农抑末”, 把农业看作是国固邦宁的根本, 成就霸业的基础。


成语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在《诗经》中也有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成语。如“千仓万库”出自《小雅·莆田》“乃求千斯仓, 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 农夫之庆”。中国农业发展始于商周时代, 正处于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 人们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增多, 当时已种植黍、稷、稻、麦、菽、麻等各种谷物, 有“五谷”“六谷”“九谷”和“百谷”多种说法。成语“时和岁丰”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上古时代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木石铜器农具的使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产, 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 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成语“故宫禾黍”出自《魏风·黍离》“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农作物被直接用作比兴, 后人多有引用, 形成“黍离”的诗歌意象。

农业社会塑造了中国人的农业文化心态, 农耕文化培养了古人安土重迁、安分守己、中正平和的文化品格, 积淀了中国式的人生智慧和生存哲学。反映古人农耕文化心态的成语有“遵时养晦”“持盈保泰”“率由旧章”“深厉浅揭”“未雨绸缪”“有的放矢”“左右采获”等。“遵时养晦”“深厉浅揭”等成语反映了古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冷静机智、审时度势的人生智慧。“持盈保泰”“率由旧章”则反映了农耕文化中安于现状、不尚冒险、保平守旧的心态。

成语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还有一些成语字面上描写农业生活, 现在经常使用它们的比喻义。例如, “蹊田夺牛” (牵牛的让牛踩了田地, 因此, 被人把牛夺走, 比喻惩罚过重) “解甲归田” (军人退伍回乡务农, 现泛指离职回家) “拔苗助长” (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 比喻违反自然规律, 急于求成、不加思考, 反而把事情弄糟) 等等。

二.与服饰相关的成语

在我国, 与服饰有关的词语不计其数, 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而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当数成语。这些服饰成语兼有历史和文物的双重价值, 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 比如《史记》《左传》《后汉书》等著作, 也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如《诗经》、唐诗宋词等。这些成语, 清晰地反映了古代服饰风貌及文化意蕴。

成语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成语“圣主垂衣”语出《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盖取之乾坤”。这段文字是说, 在黄帝、尧舜时期开始出现了衣裳, 从而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遮羞的状态。“胡服骑射”这一成语则反映了汉民族服饰与外民族服饰交流、融合的史实, 语出《史记·赵世家》“今吾 (赵武灵王) 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战国时期的赵国, 在与胡人部落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 赵武灵王就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要学习骑射, 首先必须改革服装, 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于是, 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赵武灵王力排众议, 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 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 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 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拥护。胡服的引进使中国汉族服饰文化增添了新气象。这次民族服饰融合, 奠定了中华民族服饰交流互进的良好基础。

服装在古代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是一种符号, 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得僭越。因此, 自古国君为政之道, 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 服装制度得以完成, 使人人各守本份, 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分。所以, 在中国传统上, 服装是政治的一部分, 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成语“象简乌纱”反映了古代大官的装束。“简”是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持的记事板, 又叫朝笏。“乌纱”是一种黑纱制成的官帽。唐代, 定为官服, 到了明朝, 朝廷官员全部戴乌纱帽。“貂蝉满座”记录了一种冠式, 即“貂蝉冠”。指的是官帽上有蝉形图案的金挡为装饰, 并插上貂尾, 有其较多的文化内涵。《后汉书·舆服志下》引汉应劭语:“以金取坚刚, 百炼不耗;蝉居高, 饮洁, 口在腋下;貂内劲悍而外温润。”

促使服装发挥它的功能, 达到它“天下治”的目的, 最重要的因素在服色。成语“黄袍加身”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服色的演进。古代把黄色看成中央正色。隋唐以前的皇帝就开始喜欢黄色 (周天子的服饰是玄衣黄裳) 。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 (公元660年) , 官民一律禁止穿黄。而成语“红紫乱朱”“恶紫夺朱”, 则反映了作为杂色的紫色曾经与作为正色的朱色有过激烈的斗争。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 (《论语·阳货》) 。因为朱是正色, 紫是间色, 他要人为地给正色和间色定各位, 别尊卑, 以巩固等级制度。而“紫袍玉带”“衣紫腰金”等成语的流传说明紫色在汉时已是高贵的服色。“褒衣博带”, 则是古代儒生的装束。《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 盛服至门上谒”, 其基本样式是高冠、方领, 衣袖宽大。儒生的装束, 还有“方领圆冠”, 即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方领矩步”同样指古代儒生的服饰和仪态。“褒衣博带”也是魏晋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 尤其是文人雅士, 崇尚清谈, 不受旧的礼教的束缚, 喜好此装。

三.与建筑相关的成语

我国成语博大精深, 其中有许多与建筑艺术相关的。如成语“户枢不蠹”, 语出《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 户枢不蝼, 动也。”《意林》引“不蝼”作“不蠹”。讲的是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蛀蚀,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外物侵蚀。作为古建筑门上的两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小构件, 一般很少会有人去探究它为何物。然而, 我们的先人却能从两个并不显眼的普通物件中, 以物喻理, 向世人道出处世护身的千古真义:户枢之所以不朽不蠹,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动”, 并由此而引申出人之养生同样离不开“动”。《后汉书·华佗传》中曾记述三国名医华佗, 从医理角度揭示如何预防疾病的方法:“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耳, 动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如户枢, 终不朽也。”

成语“雕梁画栋”, 意为用雕刻和彩画装饰的梁栋,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与精致。语见元郑廷玉《看钱奴》:“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 朱亮碧瓦, 画栋雕梁。”《西游记》第十七回:“入门里, 往前又进, 到于三层门里, 都是些画栋雕梁, 明窗彩户。”“雕梁画栋”因古代建筑的梁而生成成语。栋也是梁, 而梁又是横向承受建筑物上部重量的“主力”。因此, 对房屋上部的外露梁、枋和外檐斗拱施以雕刻和彩绘, 正是对房屋重点部位的美化, “美容应在当眼处”, 一眼望去, 雕梁画栋, 华丽而又美观。

古代建筑的一般布局为径、门、庭、萧墙、堂、室, 反映此布局的成语意义丰富。成语“大相径庭”中的“径”是指门前小路, 而“庭”是指庭院。因为“径”狭窄、悠长, “庭”方阔、面积大, 故二者从形态来看, 差别很大。为此, 这个成语后来也就形容事物之间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而“门庭若市”中“门”指大门, “庭”是指院子。值得注意的是, 此门多指临街的大门。因为古代建筑特别讲究, 即所谓的庭前有门, 室门曰户。门与户自不同。《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就有这个成语:“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用以形容进谏的人多。后来也指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热闹。成语“祸起萧墙”中的“萧”通“肃”, 指古代宫室内 (一说宫门外) 作为屏障的矮墙。其体制与作用大致与后代民居大门的照壁相类似。《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后人根据这个典故, 把内部祸乱称作“萧墙之祸”, 或称为“祸起萧墙”。而成语“分庭抗礼”中的“庭”是庭院, 而“抗”原作“伉”, 是对等、相当的意思。“抗礼”指行平等的礼。“分庭抗礼”指的是古代宾主相见, 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 比喻平起平坐, 彼此对等可以抗衡。“升堂入室”也作“登堂人室”, 而“堂”指厅堂, “室”指内室, “古代宫室, 前为堂, 后为室。” (见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 因“堂”与“室”有前后、深浅之分, 所以, 这个成语就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人深, 循序渐进, 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成语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民族文化背景紧密相连的, 民族的文化因素无不在成语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体现。成语以其丰富的内容、精练的形式、鲜明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文化内涵, 既延续了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又成为我们当代乃至未来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 有着强烈的生命力。

白城汽车新闻网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成语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时和岁丰

    时和岁丰,一.成语与农业生产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升堂入室”也作“登堂人室”,而“堂”指厅堂,“室”指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

    汽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