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悍马”车表现出色,为军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2年,中国对引进的“悍马”车进行逆向仿制,并于2007年小规模在部队试用,最终定型为第一代“猛士”军用越野车。
可以说,第一代东风猛士是在悍马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并根据自身的需求添加了不少创新设计,在某些方面甚至要优于悍马。例如军用悍马的耐受温度最高为46摄氏度,猛士则为55摄氏度,在复杂越野路面,猛士的平均越野车速要比军用悍马提升15%。此外,美军为了防止在战时受到电磁干扰,没有在军用悍马上采用电控技术,我国则解决了这项难题,装备了军用电控柴油机技术,并且具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车辆研发方面存有短板,因此在逆向仿制悍马的全时传动系统和中央充气系统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了不少困难。
在美国战争电影中,有不少悍马在遭受路边炸弹攻击后四分五裂的画面。这并非完全虚构,美国军用悍马确实存在防护能力弱的缺点。猛士军车则在车体内加装了轻质装甲,在不增加自重的情况下提升了对轻武器的防护能力,装甲防弹性能优于军用悍马。
我国后来开发的第二代猛士,对驾驶室和动力系统做了全新升级,承载力比悍马增加了17%,在满载情况下,动力较悍马增高了2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完全可以和悍马一决高下。此外,第二代猛士大面积采用一体成型装甲覆盖件,并在底部加装了V型装甲,可抵御地雷的攻击。当然,由于重量以及车体大小的限制,第二代猛士的防雷性能不可能和专业防雷车相提并论,否则将会陷入傻大黑粗的尴尬境地,除了防雷啥都干不了,成为战场上的活靶子。
根据央视的报道,目前第三代猛士越野车已经公开,在车身构架、悬挂、驱动系统和外观等方面,与前两代猛士完全不同。第三代猛士采用整体焊接V型车身,具有防雷性能,底盘可以作为平台,根据不同需求加装各种武器,例如各类型轻型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摇身一变成为多样化地面高机动火力打击平台。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就展示了以“猛士”底盘为平台改装而来的轻型自行榴弹炮、后勤支援车、通信指挥车等不同车种。
在央视《军事报道》节目中,出现了某轻型山地合成旅使用“猛士”越野车装备的轻型车载火箭炮,在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火力全开的画面。在演习中,轮式火箭炮和001型82毫米速射迫击炮轮番开火,颇为壮观。由于“猛士”底盘使用可升降液气悬挂系统,在发射时车体重心下降,后部还有千斤顶做支撑,因此火炮的射击稳定性相当高。
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步兵,轻型合成旅的机动性更好,在高原、山区等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快速响应、快速机动。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兵种对于高机动车辆的需求量大,猛士家族的车辆将为我军未来战斗力的提升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