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了对日本为期4天的访问。访问期间,双方重申美日同盟关系的“牢固”属性,但在双边贸易中的实质性问题上并未达成一致。专家表示,美日在贸易问题上既有分歧又有共识,而美日贸易关系的进展也将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分歧与共识并存
在双方会谈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特朗普此次访问日本“向海内外显示了日美同盟的不可动摇”。安倍还提到日本企业对美投资增加,称“全球对美国经济作出最大贡献的是日本企业”。不过,此次双方在贸易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特朗普在推文中称,“与日本的谈判大有进展,尤其在农业及牛肉方面。”但“大部分谈判事项要等到7月份日本选举之后”。对于美国和日本贸易协议达成的时间,特朗普在本次首脑会谈前又表示,“可能在8月份”。
美日谈判的分歧和共识有哪些?“二战后,美国和日本保持着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在政治领域,双方都确认了美日同盟关系。在安全问题上,美国对日本提供某种程度的保护,而日本也依赖于美国的保护。所以在比较高层次的架构里,美国控制或者变相影响着日本的发展走向。而在相对较低层次的贸易问题上,美日之间为了利益,还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谈判。”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余南平工作室首席专家余南平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中国、墨西哥、日本、德国等国家在美国的整个贸易逆差里占据主要位置。而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强调美国优先,希望通过新的多边或者双边制度安排使美国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其中,能否与日本达成新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双边贸易协定,被特朗普政府视为美国在其全球贸易平衡中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此外,特朗普还提出,希望日本企业去美国投资。而日本虽然身处亚太地区的大框架中,与美国保持战略一致,但在经济问题上,则更多考虑自身利益。
美日之间在贸易问题上存在的核心分歧点,一是农业问题,二是牛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都是对农业保护水平最高的国家,其对农产品征收的关税也相当高。另外,在牛肉问题上,日本牛肉在全球很受欢迎,但美国牛肉的价格更便宜,所以日本对本国的牛肉也有保护措施。这就造成了美日谈判的焦点和分歧点几乎集中在对农产品的保护上,包括对牛肉的保护。”
余南平进一步表示,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和日本短期内在上述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也很难构建出令双方都能接受的框架。但这并不意味着谈判的破裂,正如特朗普所表示的那样,要达成共识可能要等到8月份。不过,余南平指出,虽然美日之间在涉及到各自利益的具体贸易问题上有分歧,但在全球贸易层面上存在共识。比如在WTO改革方面,美日欧的贸易代表连续发表声明,认为需要改革目前的WTO框架,要坚持所谓的公平贸易原则。
中日关系需进一步加强
美日贸易关系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余南平指出,目前,中国和日本关系趋缓,双方已摒弃了前几年的冷冻状态,正在积极向好发展,包括双方部分高层领导人互访。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应该保持与日本的沟通,并进一步改善双方政府间的关系。因为,日本在先进技术上具有竞争力,是亚洲价值链中较为主要的支撑部分,也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日本的产品为中国产品向全球出口提供了价值链中必要的器件构成。比如,华为的供应链里就有很多的日本供应商。日本在元器件、材料等方面,对中国的产品有着相当高的支撑水平。从这个角度而言,日本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关键。”余南平表示,现在的问题是,日本如何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立足于中日之间的贸易结构,中国对日本高端元件、器件和材料的进口比较多。日本是顺差国,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上得到了好处。但另一方面,日本在战略上又受到美国的牵制。“现在中国最关心的问题是日本能否保证中国核心公司供应链的稳定,因为这对当下的中国经济将产生关键影响。虽然从目前看,还是比较平稳,但未来在美国的施压下是否会发生变化,需要高度关注。”
余南平进一步认为,如果近期或者未来一段时间内,中日之间继续安排高层互访,那么双方的贸易互补性,或者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将进一步加强。包括在氢能源的核心技术等领域,双方可能通过合作的形式扩大整个市场,特别是中国在这方面的市场空间相当大。但这样的合作是否能够进行,更多取决于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的抉择。
记者 戚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