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罗蜜·施耐德,其实很多人多会提到她与阿兰德龙的以悲剧结束爱情故事。对于我来说,最爱她的原因还是起源于她饰演的《茜茜公主》系列电影。
科普:茜茜公主
伊丽莎白·阿马利亚·欧根妮(德语:Elisabeth Amalie Eugenie,德语系称之为“奥匈帝国的伊丽莎白(Elisabeth von Österreich-Ungarn)”,1837年12月24日-1898年9月10日),通常被家人与朋友昵称为茜茜(Sisi,又译为西西),是巴伐利亚女公爵与公主,后来嫁给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成为奥地利皇后兼匈牙利皇后,她的美貌和魅力征服了整个欧洲,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皇后”。茜茜这个名字经常在小说、电影和动画系列里写为Sissi(法语)。虽然伊丽莎白在奥匈帝国的政治影响上有限,但她已经俨然成为一个文化偶像。伊丽莎白如同其在电影和戏剧制作一样,被认为是一位在自由精神和传统宫廷规矩徘徊的悲剧人物。
当时看到第一部《茜茜公主》时,太爱这种公主王子的爱情故事。可能是处女座比较喜欢完美的特点,一遇到电影中出现争吵误会,我就出去转一圈,再回来看,然后告诉自己,王子和公主永远的最幸福的,唉,童年啊```
这种性格也是我再看接下来《茜茜公主》续集的两部时,跳过剧情的情况更多了,呜呜,不喜欢有波折的剧情······
可事实上,饰演茜茜公主的罗蜜·施耐德的人生也是同样的波折······
有很多评论都提到过罗密·施奈德因为《茜茜公主》,永远地成了茜茜。茜茜的年轻,美貌,率真,奔放,甩甩鱼竿,就能钓到王子···
《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皇后的命运》,将茜茜公主和罗密·施奈德之间划上等号,在奥地利,人们甚至在那些纪念茜茜公主的故居遗迹地,出售各种罗密·施奈德的画像和纪念品。
1938年9月23日,罗密降生在维也纳的一个艺术世家,祖母是皇家歌剧院的名角,父母在影坛也小有名气,家庭的熏陶使罗密自喜欢表演。然而,纷繁的战争和父母频繁的演出扰乱了温馨的家庭生活。
罗密7岁那年,父母离异。她同母亲生活在一起,并改随母亲的姓,更名为罗密·施奈德。母亲没有时间照顾女儿,于是,罗密11岁就进了一所天主教寄宿学校。四年中,母亲因为常年拍电影只来看望过女儿两三次。冷漠的父亲则连信都不写。
童年家庭温暖的匮乏,影响了罗密的性格和一生。她时常在现实和自我之间寻觅,不断地渴求自我。这种内心的烦乱和分裂,孕育着她日后生活的不幸。就是在这所森严的寄宿学校,罗密立志要成为一名遐尔闻名的电影演员。
1953年,在母亲的推荐下,14岁的罗密参加了《白丁香再度盛开》的演出,从此步入影坛。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罗密甜甜的扮相和自然稚气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又应邀参加演出《我的初恋》等两部影片,再度获得行家好评。
1954年导演恩斯特·马利施卡挑选女主角,看中了初出茅庐的罗密,"因为她的外表和气质与奥地利历史上的希西公主十分相像。"《茜茜公主》大获成功,罗密也一举成名。此后,她又接连主演了"茜茜系列片"的两部续集《年轻的皇后》和《皇后的命运》,反响更为强烈。
随后她主演了著名戏剧家约翰·福特创作的《可惜她是个妓女》,并演出了契坷夫的《海鸥》。她日臻娴熟的演技深得许多名导演的赏识,片约连绵不断。她也逐渐注重角色的选择。她拍的影片大都比较严肃,格调很高,并以质朴细腻、轻松自如的风格征服了亿万观众。
70年代以后,罗密的高超演技得到了国际影坛的承认。1975至1980年中,她除了以《老枪》,《夜盲病人》,《一个简单的故事》和《一个女人的光辉》等片3次获"法国奥斯卡"-凯撒奖之外,还先后荣获法国观众奖,塔奥米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德国电影金带奖。1981年,她又因主演《女银行家》被法国观众选为该年度最佳女星。
但对于罗密来说,荣誉有时像个枷锁。她成名后曾到欧美各国巡回旅行。面对成千上万的欢呼的崇拜者,往往不知所措。她热爱生活,热爱观众,但心中却总有一种无形的恐惧挥之不去。事业上的一帆风顺竟使她变的越来越脆弱。银幕上下的罗密判若两人。
她曾这样描述自己:"当我想用哭来平复内心的痛苦时,'希西'却在可爱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