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评柳州(微信ID:cns-lz)走进广西汽车集团工厂看到,工人与机器人协同作业,智能工厂即将建成……而成立之初,工人们过着“早上拆床,晚上铺床”“竹篱笆围墙”的艰苦日子。
转眼,广西汽车集团迎来甲子之年。从“柳拖”到“柳微”“五菱”,这些柳州人耳熟能详的称呼,展现了广西汽车集团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3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零部件企业全球百强”,扎根在柳州的广西汽车集团,将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汽车工业的新时代。
广西汽车集团企业文化展厅。朱柳融 摄
从河西村壮大起来
1958,广西汽车集团前身柳州动力机械厂,在柳州郊区河西村破土奠基。最初生产船用发动机,后自主研发生产拖拉机。
柳州动力机械厂于1966年改名为柳州拖拉机厂,开创了拖拉机时代。柳拖以年产5000台的生产能力,1978年跻身“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
柳州拖拉机厂生产的拖拉机。翻拍于柳州工业博物馆
靠双手开创“微车霸主”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勇于开拓创新的柳拖人,将目光瞄准了当时市场稀缺品——微型汽车。
1981年,围着一辆外国微型货车,柳拖人从它身上拆下2500余种、5500余件零件,一件件手工测量、绘图。1982年1月20日,用机床车、用锤子一点点敲打出第一辆万家牌微型货车,开启了微车制造的历史。
柳州第一代微型汽车,拍摄于柳州工业博物馆。 朱柳融 摄
1985年5月10日,柳拖改名柳州微型汽车厂;1987年,五菱商标正式启用。1996年,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五菱完成工厂制到公司制改造。
从1991年产销1万台,到1998年产销10万台,五菱成为当时国内微车行业产销第一的企业。2000年9月28日,五菱汽车下线第60万辆。
资料图:五菱汽车第60万辆下线。
时代中变革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掀起汽车合资大潮。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汽车、美国通用合作,成立首个“中中外”三方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个五菱裂变为“两个五菱”。
站在历史的拐点,五菱集团迎难而上,调整原有来落后的生产资源,将零部件、发动机及专用汽车业务定为三大主业。2007年,实现境外上市,获得汽车制造做大做强资本。五菱集团营业收入从合资之初的20亿元,发展到2009年突破100亿元,成功实现再造一个新五菱。2010年,开始谋求产品向中高端市场转型升级。
2015年5月8日,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广西汽车集团供图
2015年5月,五菱集团再次迎来变革。在广西官方的推动和指导下,通过引入柳州产投、桂林国投、玉柴集团等5家企业资本,五菱集团更名为广西汽车集团,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2017年,广西汽车集团营收突破220亿元,具备年产150万套汽车零部件、80万台汽车发动机、10万辆客车及改装车的实力。
五菱巡逻车。蒙圣华 摄
版图不断扩大 “朋友”越来越多
如今,广西汽车集团在国内已形成柳州、桂林、青岛、重庆、贵阳南北联动的汽车制造基地。
广西汽车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扬帆出海。该集团在印尼建设的乘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于2017年7月正式投产。该基地总投资2.1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包括冲压线、焊接线、装配线在内的共6条主要生产线,打造底盘件、冲焊件等乘用化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
2017年7月12日,柳州五菱汽车印尼公司在雅加达举行揭牌仪式。广西汽车集团供图
相较于“走出去”,广西汽车集团“引进来”的步伐迈得更早。2005年,该集团与日本HTC公司合资,成立“柳州广菱技术模具有限公司”,为国内的汽车企业制造汽车模具。
近两年,广西汽车集团的国际“朋友圈”逐渐扩大。该集团与佛吉亚、美桥等多家世界强企,在乘用车座椅、内外饰、传动等系统展开合资合作。
2017年11月3日,佛吉亚(柳州)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广西汽车集团供图
从制造到“智造” 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一手护具遮面、一手紧握焊枪,身前焊花四溅的焊工,在广西汽车集团河西冲焊件厂正在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流水线上挥舞着“手臂”的机器人。在该厂的前地板生产线,13台机器人1小时能自动焊接45个零部件,相当于27个人工的工作量。
广西汽车集团河西冲焊件厂机器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朱柳融 摄
“近年来,机器人在公司各个工厂得到大量的应用,目前公司有工业机器人近1000台。”广西汽车集团总裁助理韦明凤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其中,河西冲焊件厂38条生产线中配置157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62%。
2018年1-8月,该集团通过现场改善创造效益达1507.5万元;加速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每年生产人员递减10%,达成了“控规模—提素质—提效率”的提质增效目标,实现了对用工的良性循环。
在尝到“机器换人”带来的甜头后,广西汽车集团致力于建设智能工厂,以期通过智能制造这个风口实现弯道超车。
在该公司柳东基地智能立体仓库的空中座椅厂,由机器人制作成型的座椅海绵,通过悬挂链自动运送至库房顶部的海绵存储仓库挂晾,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
广西汽车集团空中座椅厂。朱柳融 摄
“这只是智能工厂的一部分。”广西汽车集团物流部总监郭亮介绍,该智能工厂下个月将正式投产,届时可看到:一辆辆AGV(自动导引运输车)从仓库自动取货,将配件驮送至不同的上料站台;物料在生产线上经过自动加工、装配、检测等繁复工序,被另外一批AGV运转到出料口,等待送给客户。
据悉,该集团汽车底盘智能工厂也将在10月建成投产,该项目填补了国内后桥/独立悬架装配生产线关键短板装备国产化空白,形成关键技术的行业标准与专利,不仅全面为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制造上提质增效,更将成为广西在打造高水准汽车底盘零部件智能化生产模式标杆。
工作人员正在使用光学CMM3D扫描仪检测产品质量。朱柳融 摄
今年4月,该集团与 ABB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应用技术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积极的合作,共同开发机器人解决方案,推广机器人智能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和汽车智能制造水平。
向新能源发力
在整车方面,广西汽车集团紧跟市场需求,执行深耕细分市场之策略,重点开发符合新法规的校车产品和客车产品,同时积极探索有高附加值的特种改装车业务。目前,五菱改装车市占率已达到62%,仍在不停刷新纪录。
依托电机驱动技术和整车控制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公司提前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自2009年成为广西首家获得微型电动货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后,不断储备相关技术和人才。如今搭上政策和市场“春风”,打造了涵盖物流车、客车、观光车等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矩阵,开启了新能源产业链的推进。
五菱观光车。蒙圣华 摄
尤其是电动观光车,通过自动化生产和“互联网+”,实现智能驾驶,共享智能观光车已在景区正式上线运行,用户在互联网上下载终端软件便可使用。
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五菱观光车远销泰国、越南、沙特、南非、缅甸等国家。其中,观光车出口越南市场的台量,从2014年之前的不到15台/年,到2015年的60台,再到2016年的160台,不断刷新出口销售记录。
越南景区的五菱观光车。广西汽车集团供图
广西汽车集团董事长韦宏文表示,过去60年,五菱人坚持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以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该集团将通过智能制造,提高现有零部件产品从商用车向乘用车的转型,同时提高制造效率和品质;同时,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引入战略投资者,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推动集团整车业务的转型升级。
微评柳州报道 编辑:朱柳融
- 上一篇:老款卖49万,新款卖24万不到,日产楼兰到底缩水在哪里?-楼兰价格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