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家有一辆羚羊1300,虽然年代久远,但平时在县城里开没什么太大问题。然而到了高速以后,车身上的每一个零件都兴奋起来,宛如吃了摇头丸一样,共同演绎出可怕的抖动。如果你不努力地握紧方向盘,仿佛一阵风就能把车子吹跑。
不仅仅是老车,一些低端的电动车也会有这种可怕的体验。兵哥就曾通过共享汽车平台租过一辆北汽EV160,在车辆的速度提高以后,整辆车的感觉变得像纸一样,好像被风一吹就左摇右摆,而且方向盘轻得用一只手指就能操作。
以上都是我们常说的车辆“发飘”。“发飘”的车辆往往让人感到难以掌控,而这种情况在高速上是十分危险的。有人认为,车辆“发飘”是厂家偷工减料所致,如果是比较沉重的车辆就不会出现“发飘”的现象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使用更高强度的钢材减轻车重,是目前主流汽车品牌的重要研究课题。因为随着车身重量的降低,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都有所改善,并且在双积分政策的促进作用下,很多厂家都从各个方面减小车辆油耗,因此现代汽车都是朝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的。
事实上,钢铁的价格不过1块钱一斤,然而为了提升钢材强度,厂商不得不采用更先进的加工工艺,花费数亿的资金建设工厂。这样看来,好像增加车重才是“偷工减料”的行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车辆“发飘”呢?
空气在捣乱
举起旗子奔跑,我们会发现旗子在不规则地飘扬,这就是卡门涡街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流体绕过某些物体时,物体两侧会周期性地脱落出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双列线涡。由于早期的汽车在设计上往往不考虑空气对车辆动态的影响,因此空气快速掠过车顶后,会在车辆的两侧和后方形成乱流。这些乱流此强彼弱,会对车辆的前进动态有较大影响,再加上汽车的外形与机翼相似,空气快速通过时会产生升力,使得轮胎的抓地力减小,车辆的行驶姿态更不稳定。
现代汽车的外形在流体力学方面有很大进步,比如采用更圆润的车身减小空气的湍流;通过增加汽车边裙的弧度,减少留在车底的空气等。
转向操纵力减小
我们在转向时,除了要抵抗前轮内倾角和后倾角的阻力之外,还需要克服车轮对地面的摩擦力。如果轮胎越宽,那么转向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加。但随着速度的增加,来自轮胎的转向阻力会减小,并且早期汽车采用液压助力转向,高速时也能增加助力的力度,因此这些车型在高速时的转向力度变得更加轻盈,以至于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不过大多数现代汽车都采用电子助力转向,高速时可适当增加转向阻力,驾驶员也会觉得车辆更加稳定。
悬架设计不合理
早期的汽车采用的是非独立悬架的设计,整个悬架的反应很慢,常常出现车身在下落,而车轮在上升的情况。车轮短暂悬空的时候几乎没有抓地力,因此会有车身“发飘”的感觉。就算是配有麦弗逊前悬的汽车,如果减震器的阻尼与弹簧的刚度不匹配的话,仍然会有车辆“发飘”的情况发生。但大多数现代汽车研发时都会进行大量的验证,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现代汽车已经不能和过去同日而语了。汽车技术在飞速发展,很多在以前看起来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今都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于汽车“发飘”这个问题,增加重量只是治标不治本,过重的车身只会白白增加油耗,降低汽车的动力性,也不会让你的车子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