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一则新闻,勾起了我对当年我的那台二手奥拓的回忆:
一个在中国耕耘了23年的老品牌,在看到大众,通用吃香的喝辣的这么多年,自己却连日系一线品牌都算不上,现在还要为了一些非主流媒体的谣言,而发一份官方申明时。作为一位曾经的二手江南奥拓车主(虽然都谈不上是铃木车主),我真的有点心酸。
记得那是一个雨天,上午我早早的起床,洗漱完毕匆匆下楼,拿着我的车钥匙一路小跑来到停车场。不知道今天我的运气会怎样。
打开车门坐上车,准备点火前,我双手合十,祈祷着今天一定要点火成功。当我转动车钥匙的时候,听到发动机舱传来哒哒哒的声音。我知道,今天我又要迟到了。
这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一台二手奥拓,这台车每当遇到连夜大雨时,第二天就一定会打不着火。有时候就算打着了火,踉踉跄跄开不了多远就又熄火了。后来找了老师傅看了一眼,得出的结论是:分电器密封不好,里面有水气。打开盖子,拿餐巾纸擦擦就行了。
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习惯,车上永远放着一盒餐巾纸。下雨天,我就掀起机舱盖,打开分电器盖子,用餐巾纸擦一擦里面的水气。身边同事看我每次下雨天都会撑一把伞埋着头在发动机舱捣鼓半天,就过来问我出了什么问题。我把原因讲给他们听,他们就给我出了个注意,让我去买个大号的避孕套套在上面。我一试,结果真的可行,从此这个套套就一直在车上,直到二手车交易的前一天晚上,我半夜想起这事,才下楼把他去掉。不然真不知道下一任车主会怎么想我。
在我卖掉那台老奥拓没多久,新款奥拓就上市了。看着电脑里新奥拓的照片,我实在不能接受鼓着两个金鱼眼,拖着一个塌屁股的车能配的上奥拓这个名字,至今我的心中也只把当年那个方方正正的经典奥拓才认作是奥拓。至今在路上遇到老奥拓,我都会礼让他三分。一是我对那车有感情,二是我佩服现如今还有人把这台0.8排量四档手动的老奥拓开上路的勇气。
回想当年,无数次因为我等红灯排第一个,因为起步稍微慢了一点,就被后面车主的喇叭不停催促;无数次在饭店门口,明明门前有车位但老板就是要让我停后面的停车场;无数次被大SUV插队我甚至都看不见车主长什么样(老奥拓太矮了,像个卡丁车);无数次在绕城公路上被超越的车辆平行时,驾驶员鄙视的看着我。
虽然当年的那台二手奥拓没有给我长过一次脸,但是如果没有他,我每天需要换三趟公交车才能到公司。每天加完班,我只有蹭同事的车到最近的公交站,或者花半天的薪水打车回家。那时候穷,我甚至和我的女朋友商量好了,除了必须要开车的时候用这个车,其他时候一律不开。我算了一下,一年的交强险加上加油的费用。如果不违章,也没有太多的额外开销,我还是勉强能养的起的。
这就是奥拓给我留下的一段回忆。我相信在中国,无数开过奥拓的人也一样有和我相同的感受。有富人就永远有穷人,有人能买得起200万的车,就一定有人买不起2万块钱的车。但是有一辆车和没有一辆车,对生活在一个一二线城市的人,出行的方便程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铃木在中国蹉跎了太多机会,如果坚持做微型车,小型车,那就多出一些精品,随着时代的更迭,消费者的口味,多更新,多换代。深耕这个市场,挖掘年轻有潜力的用户,慢慢培养。但是,不思进取的铃木最终连5-10万的市场也没守住,现如今被自主品牌抢夺了大半江山。
以前咱们穷,买不起大车,像我这样可以不要面子,开辆二手奥拓的人还大有人在。现如今微型车的市场已经被挤压的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了,除非便宜,绝对的性价比,才会有人愿意不要面子,而只要他帮我挡风遮雨。
铃木,错过了SUV赚钱的大好时光,去年年底上了维特拉这款15万以内唯一的进口发动机变速箱,各方面素质都不错的车型,可至今月销不到4000台。连缤智,XRV的一个零头都没有。吉姆尼,最便宜的四驱经典小车,为什么不能国产后,再迎合一下大众的口味上个四门版。广告语我都带你想好了:去那些SUV去不了的地方,吉姆尼。
如果铃木在我们心中,一直还是当年的那个奥拓。而当每一款铃木新车被大家审视的时候,他的内饰材质,也就在奥拓那个水准的话,他的技术,他的品牌调性都会被消费者忽略,铃木的翻身之日仍然遥遥无期。而其实,仔细分析一下铃木的品牌定位,锁定住一部分人群精准营销,也不是没有胜算。
至少,当年的铃木车主可不在少数,可是现如今不知道他们开着什么品牌的车型。而在路上,他们看到其他开铃木的车主,又会是怎样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