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总是瞬息万变,因为不适应市场而导致退市的情况大有所在,比如说前不久在中国市场退市的铃木,而如今,曾与它拥有"甜蜜期"的昌河铃木,其现状也并不好过。
两个月前,江西志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原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称"昌河铃木")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其70%的股权,作价10.5亿元。但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的相关交易规则来看,上述交易将于11月9日到期,也就是说,两个月间,"昌河铃木"仍旧无人问津。

曾风云过微型车市场
熟知"昌河铃木"历史的人都知道,成立于1995年的"昌河铃木"是微型车市场的风云品牌,其在微型车方面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源于中国汽车市场环境的急速变化、铃木在华策略的不断更替以及归属权和控股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昌河铃木"最终在今年6月15日,铃木全面退出"昌河铃木"时划上了句号,终结了合资格局。

在失去铃木这一合作伙伴的同时,作为控股方的北汽集团似乎有意甩掉"昌河铃木"这个包袱。这也是汽车市场的一种常态,当一个品牌在车市混不下去或者是说没有资金可以支撑时,找一个"接盘侠"似乎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比如说今年在销量有大进步的观致汽车,正是因为有了宝能这个"接盘侠",观致这个品牌仿佛又经历了重生,在各方面的成绩都比较亮眼。而之前福田要卖宝沃的消息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关于宝沃的"接盘侠"从宝能传到神州,从神州再传到恒大,可以说,这些品牌似乎都是其他行业看中的"抢手货"。毕竟这些品牌,一般都具备完整的汽车生产资质(包括燃油乘用车和电动车项目核准)以及独立的生产工厂,而昌河也不例外,但为什么挂牌两个月还无人问津?

铃木退市之前,就已经"气衰"
其实早在铃木没有和昌河"分手之前",昌河铃木就已经"千疮百孔"了。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的挂牌信息显示,"昌河铃木"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17.94亿元,营业利润为-3.73亿元,净利润为-3.71亿元,总资产为13.90亿元,总负债则达到17.90亿元;而截至2018年7月31日,"昌河铃木"的营业收入为3.71亿元,营业利润为-1.478亿元,净利润为-9160.32万元,总负债上升至18.7525亿元。

不仅负债累累,旗下的车型也是问题频出。说起昌河,或者说起昌河铃木,大概最有名的还是那款明星车型"北斗星"吧。自上市以来,连续十年受消费者盛宠不衰,甚至多次获得国内微型轿车满意度第一名。而在北斗星市场表现调入谷底之后,昌河铃木在中国的产品已经到了"惨淡"的地步。数据显示,2017年昌河铃木在华销量仅有26370台,同比下降了42%。

品牌形象低端也是重要问题
昌河也并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它拥有者数十年的品牌历史。但很遗憾的是,昌河的问题并非是用钱就能解决的,因为其品牌形象并不高端。
在之前,昌河是靠大客车起家的,在微客领域更是达到了巅峰状态,这也让许多人对于昌河"面包车"的影响根深蒂固。尽管后来由于铃木成立了合资品牌,推出了不少的乘用车,但很明显的是,这些乘用车的销量也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昌河想要改变品牌形象的方法自然不能得到改善。

试想一下,谁愿意去接手一个名气并不高而且品牌形象也并不高端的品牌呢?就像观致汽车以前是走高端品牌,而宝沃以前定位的也是德国豪华品牌,这个吸引力肯定比昌河高多了。毕竟品牌形象这种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出来的,这也得靠长期积累,几年甚至上十年才能有的效果。

苛刻条件将投资者"拦拒门外"
对于许多想要投资者来说,"生产资质"一定是昌河最吸引人的地方。但它的转让条件也显得更为苛刻,其中一条更是提到了"意向受让方应组成联合受让体形式受让该项目,且各方持股比例应不低于20%且不高于30%(不含30%)"。

各方持股比例应不低于20%且不高于30%(不含30%),这意味要接手这份股权,必须是三家投资方联合接手、并且任何一方的持股比例都不高于昌河汽车剩余的30%股权。也就是说,尽管成为了昌河汽车的"接盘侠",但其实这也并没有真正拥有生产资质。想要生产资质,还得和大股东昌河汽车商量,即还要看实际控股者北汽的意见。

况且本来昌河在资金上的负债就很大,投资者接盘了昌河过后,不仅要支付10.5亿的转让费用,还得承担18.7525亿元的债务,实际投资就已经将近30亿。而像拜腾收购一汽华利100%的股权,最终付出的金额不过才8亿元。

小编语
其实,观看昌河近些年的发展,它似乎并没有做出什么亮眼的成绩,而后来也是靠着铃木的车型在"苟延残喘"。所以,多年无建树的它走上了"无人问津"的道路。如今汽车市场的竞争更是愈演愈烈,昌河如果再不做出改变,可能也是且行且珍惜吧。
- 上一篇:售价或降1万 铃木全新吉姆尼或将引入国内-铃木吉姆尼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