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了“死刑”的GS突然复活,似乎是高端“大后超”的神话得以继续下去,但是事实却远远没有想象之中的那样简单。
在今年四月份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全球首发之后,有关于全新一代雷克萨斯GS的命运的传闻便渐渐统一到GS车系会“绝后”这一结论上,同样也有不少车迷表达了对这款经典的后驱轿车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但是5月30号一则关于GS“复活”的新闻在国内各大汽车网站流传。
根据这条新闻所透露的内容,本代雷克萨斯GS将不会成为“末代”车型,全新的换代车型即将在2018年的10月份推出,而更加令人喜闻乐见的是,报道中提及的这款“换代车型”仍然会保留GS的“灵魂”也就是后轮驱动。听起来似乎是仍然大快人心,不少车迷的精神寄托不仅不会就此走入历史,反而会保留其灵魂所在的后轮驱动继续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上征战。但是这一切听起来似乎都太过于美好,这条新闻的同样也暴露了不少疑点,GS的复活似乎也并没有这条新闻之中所说的那样简单美好,在本篇文章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是否还会有下一代雷克萨斯GS。
1. GS为什么会有停产的传闻
在雷克萨斯创立的最初期,除了大型豪华轿车LS之外,雷克萨斯还希望能够有一款后驱的中大型轿车能够与这个市场的老将奔驰E级和宝马5系竞争,于是雷克萨斯GS早早就进入了丰田的研发计划之中。但是在雷克萨斯LS400发布的1989年4月,GS车系仍然没有研发完成,于是基于第三代丰田凯美瑞打造的第一代雷克萨斯ES先期顶替GS进入这一市场。
但是临场救火的第一代ES却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成功,于是ES系列也得以被保留,形成了如今雷克萨斯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两款车型并存的局面。
但是长期以来,使用前轮驱动,价格相对便宜的ES系列的销量一直都比使用后轮驱动的GS系列要好,虽然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相对比较便宜的ES系列获得更高的销量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从最近的一代GS上市以来,在国内的表现自然不用说,就看看那个价格已经让人望而却步,在雷克萨斯传统的优势市场美国,这一代的车型的销量其实真的不能算差,保持在GS在美国销量的正常水平。
这代车型的年销量在两万台左右,甚至比上一代车型的销售状况还要好一些,但是这个销量在美国的中大型轿车市场上并不能算是一个好成绩,就这个销量而言,GS甚至很难挤入主流中大型轿车之列。
反观雷克萨斯GS最初设定的竞争对手奔驰E级的销量,年销量基本上都是GS年销量的两倍多,由此相比之下,GS的销量真的不算是好。
然而,除了德系的竞争对手奔驰E级,同雷克萨斯自家的另一款中大型轿车ES系列相比,GS的这些销量并不能称得上为雷克萨斯品牌的销量贡献太多,甚至这样比起来,ES才是奔驰E级等德系老牌行政级轿车的竞争者。
由图表之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ES系列的销售状况确实已经足以达到在美国市场与德系老牌豪华车竞争的水平,GS系列的存在感一直被削弱,逐渐成为一款较小众地,偏运动化的中大型轿车。而雷克萨斯高层如果真的有精简产品线的打算,GS会成为首当其冲的产品。
而进来关于换代GS车型的路试等消息一直都没有传出来,因此坊间关于GS断代或者ES,GS两车系合并的传闻会一直不断。
1. 下一代GS可能的两种猜想
在这一部分我们先假定下一代GS是铁定要出现的这一前提,我们针对下一代GS可能会出现的两种形态进行预测。但是鉴于当下关于GS是否会有换代车型的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本文中所做的预测也是仅仅可以作为参考。
①类似奔驰CLS,奥迪A7的四门轿跑车
前文之中我们已经提到过了GS目前的销售状况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究其原因的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ES与GS“同质化”太严重。
虽然一个是前驱,一个是后驱,一个偏家用一个偏个人,列举起来的差异已经足够多,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两款车都是标准的四门三厢轿车,定位上重叠太多,而GS作为这两款车型之中较贵的一款,许多市场份额都败在了与同门的ES的自相残杀上。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雷克萨斯是唯一一个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上部署了两款产品的品牌,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雷克萨斯并不是唯一一个。
奔驰的E级与CLS,奥迪的A6和A7,都是属于中大型轿车的产品。虽然CLS和A7的轿跑车造型让它们看起来似乎是并没有那么像传统意义上的三厢轿车,但是与其品牌的正统中大型轿车共用底盘,发动机,平台,以及完完全全属于中大型轿车范围的车身尺寸,都足以推断这两个品牌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上同样有着两款产品。
但是,出现目前这样的窘境的却只有雷克萨斯一个品牌,奥迪和奔驰两个品牌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上的两款产品,均采取了差异化战略,一款面向传统的中大型轿车市场,一款则另辟蹊径,用轿跑车这种全新的形式来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同时还避免了和同门的另一款中大型轿车产品自相残杀。
因此,雷克萨斯GS目前仍然还有继续利用的价值,GS车系多年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而且GS车系主要就是面向那些崇尚运动性,喜欢相对小众车型,对第二排的利用率没有那么高的消费者,而这类消费者其实也和CLS与A7的消费群体有着比较大的重合,若GS的换代车型成为一款轿跑车,其潜在的消费群体应该对此是喜闻乐见的。
但是这么做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找到了奔驰CLS与奥迪A7的销量数据,奥迪A7的只找到了欧洲的销量数据。从这些数据之中可以发现,中大型轿跑车这个市场是比较小的。虽然现款GS的销量是有些不温不火,但是其销量在美国一直也都能维持在破万的水平上,而中大型轿跑车的市场相比之下显得太小,像A7与CLS这类在该市场表现不错的车型在美国年销量始终都不能破万,由于GS车系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实在是难以找到,所以我们以下都用美国市场的表现进行对比。
这就又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奥迪A7和奔驰CLS都是在全球售卖的车型,而雷克萨斯虽然也已经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了全世界,但是其在除北美之外的其他地区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好,比方说在国内的表现就远远不及奥迪奔驰宝马。因此如果我们单以北美的销量作为参照对象的话,放弃已有的虽然销量不是太高但是能稳定在年破万成绩的市场,而仅仅针对一个年销量不到万辆的全新市场去全新设计一款车型,现在的丰田已经不是九十年代那个可以为了情怀而不计成本去开发新车的丰田了,对于现在的对成本斤斤计较的丰田来讲,似乎不像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而这个假想最大的原因似乎并不是来源于这个方面,而是在时间问题上。如果GS的换代车型成为一款轿跑车,那么在其上市之前肯定要进行频繁的路试,网络上的谍照大多也是在新车路试的时候被抓拍到。而全新的GS到下载为止仍然没有一点点路试的消息,不免得让人有些怀疑此消息的真实性,同时也降低了GS会化身为轿跑车的可能性。
②基于第十五代丰田皇冠小改而来
去年的七月份普遍流传着下一代GS和ES车型要合并的消息,或者是GS消失,ES改用前置后驱等等,这些猜想都来自于一张图片。
就是这张用着现款GS轮毂,前置后驱,右舵的日系中大型轿车在纽博格赛道进行测试的谍照。当时对这张照片的猜测就是所谓传说中的下一代后驱ES,但是后来曝光了基于TNGA架构下GA-K平台打造的前驱ES之后,关于这张图片的猜想更多的是下一代GS或者是第十五代丰田皇冠。
而对于丰田皇冠这款JDM(Japan Domestic Model)车型而言,在之前的任何一代车型都没有在日本之外的地方进行过路试,更何况还跑到德国的纽博格林进行路试。一款仅针对日本开发(也同时在中国生产)的车型是没有必要跑到那么远的赛道进行测试,在丰田已有的内部试车场已经足够测试使用。后来在2017年东京车展上首发的第十五代丰田皇冠概念车的造型基本上与这款测试车一致,也证实了该车的身份。但是现在又重新回到了那个问题,这款车为什么要去纽博格林赛道进行测试,当然有一种可能性是丰田皇冠将首次销往其他地区,但是这种可能性基本上可以忽略,丰田现在不会把这款多年来一直专供于亚洲的车型销往其他地区,而像在欧洲丰田至今还没有将中级车产品推广到欧洲,更何况皇冠这种中大型轿车,因此皇冠外销的可能性不大。
同样地,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下一代GS将基于第十五代皇冠小改而来。
据最近曝光的消息,下一代GS与第十五代皇冠将共同基于TNGA架构之下的GA-N平台进行打造,GA-N平台是专供中大型轿车的前置后驱平台。皇冠与GS共享平台从1993年GS系列诞生之时就已经开始,如果从这一代开始GS系列消失,仅仅剩下皇冠的话,那么该平台的成本会很高,因此取消GS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既然如此,那么GS基于皇冠打造的可能性会更高,两款车这一次可能不仅仅是共享平台了,甚至可能两车仅仅是车标和前脸尾部的差异,其他方面保持高度一致。而如过GS真的是丰田皇冠的马甲车,那么下一代GS可能将不会在日本市场,虽然因为语言问题我们并没有查到GS系列在日本的销量,但是根据常识可见,GS系列在日本一直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远远不及具有统治性地位的丰田皇冠。而在中国市场,根据之前曝光的消息,第十五代丰田皇冠可能将不会再有左舵中规版,取代中规皇冠的是丰田专供北美的前驱中大型轿车亚洲龙(Avalon),而作为换标皇冠的下一代GS仍然不会与中国消费者再见,会以雷克萨斯GS的形式继续在中国销售。
而在雷克萨斯的老牌市场北美,该车将继续主打偏向运动型的风格以及较小的尺寸,不过日规车型1800mm的宽度是否能够适应北美市场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不过现款GS也不过是仅有1840mm的宽度,似乎是差距不大,而鉴于目前丰田系列包括JDM车型系列都逐渐抛弃之前那种内敛优雅的日式风格,逐渐向大气舒展的美式风格靠拢,因此这款换标皇冠的GS也会符合北美消费者的口味,再加上在纽博格林赛道路试,这款车的运动性风格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关于这款车,倘若真的基于皇冠改造而来,这款车的可期待性很高。
雷克萨斯GS系列一直都是许多车迷心中的精神图腾,它不仅是一款运动化的中大型轿车,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对私人驾车的生活方式的认同,而至于这款车究竟未来命运几何,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