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末被车和家以6.5亿元收购后,当时最为热泪盈眶的非广大供应商莫属了,因为有了资本的注入,他们被力帆拖欠已久的货款终于有眉目了。
然而,这些供应商还是太天真了。原本以为李想的助攻,能让自己过个安稳的春节,谁承想人算不如天算,原本的债务关系,在车和家介入后变得更加破朔迷离,已经被拖欠到极限的诸多供应商,真的憋不住了。
7月22日,力帆供应商万安科技发布了一则官方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浙江诸暨万宝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宝机械)向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诉状,要求力帆股份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汽车)、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支付约607.57万元货款。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607.57万元欠款只是冰山一角。据力帆股份7月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已达14.23亿元,是李想拿出的6.5亿收购款的2倍还要多。
说一千道一万,供应商是无辜的,他们的损失终究要有人来买单。然而,不管是力帆还是车和家,即便对方已经选择了法律途径,目前依然是没有发声,对于关注这一事件的业内人士而言,无疑让人心寒。
1
但凡学过一点法律知识的小伙伴都知道,在决定购买公司时,要关注公司资产的构成结构、股权配置、资产担保、不良资产等情况。当然,对于力帆与车和家这样的上市公司和头部造车新势力来说,这一点常识不可能不知道。
而为啥拖着供应商的货款不还,无非是二者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即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方面,力帆想的是拿到了车和家6.5亿元的现金,并把讨债者丢给了李想,等于甩掉了这块烫手山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站在车和家的角度来看,关于棘手的债务问题,双方商讨的处置办法,目前并未看到。在业内人士看来,或许是二者关于此问题产生了不小的分歧,车和家不愿意当冤大头,因此导致供应商款项迟迟得不到解决。
毕竟,李想虽然对力帆的造车资质垂涎三尺,但不要忘记,他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这里面的账目,还是算的明明白白的。
2
退一步讲,假如力帆真的想“还钱”,但现实情况还是让其打了退堂鼓。
要知道,力帆现在是真的困难。以其2019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来看,营业收入约22.5亿元,同比降低31.07%。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9720万元,同比下滑257.56%。
与此同时,力帆内部管理层持续动荡。1938年出生的尹明善,已经80高龄,虽曾金戈铁马,但岁月不饶人,青黄不接是人皆共知的事实,不仅业界对其信心不足,甚至内部其他股东对其汽车板块业务都打了退堂鼓。
更重要的是,力帆如今的销量已经陷入绝境。据力帆股份发布的6月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传统乘用车共卖出去了2.08万台,同比下滑高达62.55%,新能源汽车更是不值一提,只卖出去了区区1257台,同比下滑60.66%。
毋庸置疑,这样的财务水平,如果拿出一大部分来偿还债务,虽不至于让整个力帆股份崩盘,至少也是元气大伤。
3
相比较力帆来说,车和家虽然看上去“财大气粗”,但实际上遇到的困难一点也不比力帆小。
首先,虽然近日车和家完成了6.2亿元A3轮融资,再加上之前的44亿元融资,以及或于明年海外上市的计划,比起力帆现在的颓势都要强一百倍。
事实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方面,即便是上述这么大笔资金,对于造车这件事来讲,仍然是有不小的空缺,毕竟何小鹏说过200个亿都不够花;另一方面,在蔚来、威马、小鹏这些竞争对手都大批量线下交付的情况下,理想ONE的交付时间仍然预计是今年四季度,慢了好几个节拍。
其次,理想ONE补贴后32.8万元的价格,多少有点高处不胜寒,相较于目前市面上的诸多竞品车型来看,想买的买不起,能买得起的又看不上,陷入了鸡肋车型的尴尬境地。
如此来看,在自身要面对这么多危机的情况下,面对找上门来的近15个亿的债务,车和家现在可不想趟这摊浑水。
4
随着万宝机械递上诉状,相信过一段时间,法律会做出公正裁决。而有了这个示范效应,其他供应商或许会竞相效仿,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旦第一张牌推倒后,带来的是整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无论是力帆还是车和家,不仅需要无条件的支付以往的欠款,更是在名誉上陷入舆论质疑的旋涡。
毕竟,我们常说,信誉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即便一家企业的产品再怎么厉害,但如果和“言而无信”挂上钩,带来的是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持续崩塌。
不要忘记,现在是信息流传播极快的自媒体时代,任何一则信息都有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呈几何倍爆发和发酵,失去民心而选入绝境的案例比比皆是,对于力帆和车和家来说,还是不要踩这个雷区为好。
结语:建立信任很艰难,摧毁信任却只需要一瞬间。致力帆和车和家,相遇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