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白城汽车新闻网 > 汽车点评 > 中国长城,你所不知道的关于它的详细介绍!-长城的介绍

中国长城,你所不知道的关于它的详细介绍!-长城的介绍

作者:白城汽车新闻网
日期:2020-09-19 12:29:56
阅读:

中国长城,你所不知道的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长城诞生于公元前七百多年,几乎伴随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它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长的一道军事防御工程,它蜿蜒曲折像一条巨龙,跨越崇山峻岭江河湖海,横卧在中国北方的土地上,它的总长度几经变化,全部加起来超过了五万公里。

今天,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热情地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些游客们可能并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些砖石其实非常年轻,真正古老的长城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

这是片古老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在这里生生不息地持续了至少近三千年的历史。

公元前九世纪,在这片以农耕为本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国家——西周。西周依托黄河流域而建,地处中原,国土四周分布有氐、夷、羌、戎等众多的少数民族。为有效地保卫国土,防御外敌入侵,西周军队开始不断地修筑一种土堆,这种土堆在当时有一个形象的名字——烽火台。

烽火台以夯土构筑,看似土堆,实际上却是一套先进实用的烽燧系统。烽和燧外观相似,功能不同,日间点燃,以烟报警叫燧;夜间点燃,以火为号叫烽。出土的汉代书简记载了当时峰燧系统的分布规律,烽相距平均四十到五十里,燧则要密集的多,只有十里左右。点燃的烽火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横越一千多公里,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援兵发出报警信号。

西周的最后一个帝王——周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竟把烽火台当作玩物,无故燃起火光,引来四面八方的援兵如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团。美人笑了,周王朝的运数也到了尽头。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在给后世留下“烽火戏诸侯”的笑柄之后,当时先进的防御系统——烽火台也流传了下来,它成为长城最早的雏形。周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四分五裂、诸侯割据的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居住的领地需要明确的划分,也需要自我保护,于是他们筑起一道一道的高墙,将自己的居住地围在中间。

当时中国的北方居住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没有耕地进行耕作,旱季到来为了生存,牧民们便骑上快马闯入中原地区掠夺粮食。游牧民族飘忽不定的行踪和迅疾猛烈的攻击力,总是令中原边疆的农民,甚至军队束手无策、叫苦连连。为了阻挡游牧民族的进攻,中国北部各诸侯国开始用墙把烽火台加以连接,以保卫家园,形成早期长城。

从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开始修筑长城时起,长城这个伟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就在华夏大地上不断重复着重建与毁坏的历史。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长城遗址散落于山川之间,静静地等候着人们发现的足迹。

他们是中国长城资源调查组的成员。从2006年4月6日开始,他们便这样带着专业的技术工具,行走在少有人涉足的山间野外,在乱石杂草中找寻不为人知的长城遗迹。

长城实在太老了,自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期,它便屹立在华夏大地上,无声地见证着无数王朝的兴衰成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他自称始皇帝,意味着秦王朝将成为二世三世四世,直至万世永继的铁打江山。秦始皇很清楚游弋在北方的草原民族是帝国存亡的最大边患。从公元前214年开始,他下令拆除原来诸侯国之间相互防范的长城,把原来燕、赵、秦三国专门用来对付游牧民族的旧长城进行修缮、连接,并在北部边疆的其他地方增修新的长城。七年后,一条西起陇西临洮、东到辽东长达五千公里的长城完工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根据史书记载,秦时参加修筑长城的军队约四十万,除此之外还征用了五十多万民夫,包括囚犯、贫民、女人,总人数近百万。当时秦朝约有两千万左右的人口,根据这个数据计算,每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参与了长城的修筑,可以说秦朝是动用了整个国家的人力和物力才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长城修好后秦始皇还调派了二十万军队进行守卫,驻军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当地直接招募,另一种则是不远万里从中原地区征调,根据秦制驻守长城的部队,除了确保边塞安全,还要负责长城的维护和修缮。为解决庞大驻军的生活需求,守卫长城的士兵被要求一面戍边、一面垦荒耕作。

公元前178年,军需屯田的制度正式在北方边郡推行,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军队自身需要的口粮,而且还有盈余,达到一人耕作能够养活两个甚至三个人的水平,屯垦戍边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人再也不曾重归故土。士兵们为了排解心头的寂寞和孤独,很多人都在长城脚下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家的存在让长城有了鲜活的生命。秦始皇以举国之力让万里长城终于横亘在华夏大地上,他和被他消灭的六国诸侯一样试图用长城将自己的国家围起来,以城为国,将自己的敌人拒之于墙外,但伴随这一伟业而来的强征暴敛也激起了老百姓的不满和愤怒。

这是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山海关,在距离关城十几公里外的一座小山上建有一座孟姜女庙,这座庙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庙里供奉的不是释迦牟尼,也不是玉皇大帝而是孟姜女,这个普通的民间女子。庙里的古树上系满了红色的祈福带,它表达了人们对孟姜女的敬重。相传孟姜女的丈夫被官家拉去修长城,一走数年没有音讯,于是孟姜女带着亲手缝制的寒衣走了上千里的路,来这里寻找自己的丈夫,可是当她赶到工地时,丈夫早已化为了一堆白骨。孟姜女哭了,她的眼泪化作滔滔的河水冲跨了长城。秦始皇修长城是要保卫国家的安全,可他决没有想到长城可以挡住异族的骑兵却挡不住孟姜女的泪水。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事实上失去了人心,长城修得再高也是枉然。

秦始皇死后不到七年,农民起义军便摧枯拉朽般地攻入咸阳,秦王朝的万世基业只传了一代,便在秦二世的手里彻底崩溃。

秦朝灭亡了,真正留传百世的是长城,遍体鳞伤的长城见证了秦王朝的没落,也见证了汉王朝的崛起。很多人看了北京八达岭的长城,以为长城就是这个样子。其实,长城的形态五花八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汉长城就是这样,既不同于秦长城,也不同于后来的明长城,除了实体的墙,它还包括一条由众多烽燧组成的烽燧线,也就是说墙体和延伸的烽燧线,共同构成了与众不同的汉长城。汉朝建国之初,北方的匈奴趁着中原战乱深入长城之内达三四百公里,不断侵袭威胁着这个新生的王朝。经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逐渐恢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始一边征伐匈奴一边大规模的修筑由甘肃到新疆罗布泊的烽燧亭障,这就是留存至今的汉长城,这条烽燧线与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相连,总长度达一万多公里。它起始于玉门关以西的罗布泊,向东一直延伸到鸭绿江,它是历史上分布地域最广、跨度最长城。

汉长城在全盛时期,几乎毫不间断地穿越甘肃、内蒙古、河北、辽宁的广大地区。甘肃省玉门关保存有汉代烽燧,在这里除了烽燧之外,考古队员们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文物——积薪。积薪就是分堆存放的、容易点燃的柴草。戈壁滩上干旱少雨,时隔两千多年,这些柴草保存依然完好。当年在此驻守的士兵提前将积薪规律地分布于峰燧附近,一旦发生敌情,他们可以迅速地将柴草放进笼筐,系在长杆上点燃,以峰烟为号通知周围的诸侯国前来救援。

除了积薪,甘肃省敦煌县博物馆内还保存着一种叫“引火苣”的文物,这种将易燃柴草捆扎成束的工具起引火的作用,士兵们就是用它来引燃笼筐中的大堆柴草。而这种巨型引火苣则是为了点燃置于高处的柴草。

沙漠里修长城只能就地取材,所以汉长城大量使用戈壁滩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沙、泥土和砾石,戈壁滩上丛生的芦苇、红柳和胡杨也被用作了现成的建筑材料。

随着汉武帝的东征西讨,汉朝国力日益强大,疆土从中原地区扩展到西域一带,凭借长城的保护,中原和西域乃至中亚、西亚的贸易往来日渐昌盛,沿着长城的轨迹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来的客商把美玉、香料连同宗教、音乐源源不断地输往内地,中原的丝绸、火药、指南针也通过这条路运往世界的四面八方,这时的长城不但是保卫丝绸之路的屏障更成了连结中原和西域友好往来的纽带。

与汉王朝对峙多年之后,一向彪悍好斗的匈奴也不得不面对和承认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低下了傲慢的头,匈奴王派出使者向汉朝的皇帝提亲,要和汉王朝结成儿女亲家。

公元前36年,年轻美貌的王昭君肩负着和亲的重任,万里迢迢嫁给了当时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深受宠爱的王昭君被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意思是希望她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定和兴旺。王昭君不负众望,在她的影响下匈奴和汉朝六十多年无战事,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个弱小的女子用她的美丽、善良和智慧,休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为长城两边的百姓带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安宁。传说这里便是王昭君的墓,人们称它为“青冢”。它寄托着后人对昭君的思念,也记录下一段万里和亲、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话。

公元七世纪初,李唐王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唐帝国近三百年的宏伟基业。唐朝不仅是东方,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他们以更加开明的姿态把眼光投向了长城之外。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便无需一砖一瓦、一城一墙,因此唐朝不是修不起长城,而是无需修筑长城,这种自信和底气,来自一个泱泱大国,强盛的国力和宽广的胸怀。

万里长城因战争而生、因和平而终,今天它在废弃了军事作用之后,成为了一个文化的符号和和平非战的象征。

长城老了,但它的历史和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建立于公元1368年的明王朝,已经完全没有了唐朝的辉煌和气魄,修建长城不仅重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在公元十五世纪中叶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明朝建国之初,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退回到塞北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时常侵扰边地、掠夺边民。为此,明朝开始对长城进行了断续的维护和修缮。这次重修长城的工程,包括了山海关,这座成为了万里长城形象代表的重要关城,由明朝大将军徐达亲自选址并建造完成。

随着草原上蒙古各部落军事实力日益增强,明朝北部边防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也先部再次进攻明朝,明英宗朱祁镇率领五十万大军北出居庸关御驾亲征。

居庸关——万里长城上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自古就是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朱元璋灭元之后,元顺帝虽然被赶出了大都,但仍想卷土重来收复失地,居庸关是他南下的必经之路。明英宗统帅的大军,在一个叫做土木堡的地方,与瓦剌也先部相遇,明军惨败,明英宗被俘,数十万明朝军队全军覆没。土木堡之败成为明朝历史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开始调整防卫策略,再也不敢轻易出兵,而是选择龟缩于中原。

公元1568年,在镇守边关的将领蓟辽总兵戚继光的建议下,明朝开始大规模重建和维修长城。日益羸弱的明王朝希望以长城为屏障,遏阻剽悍勇猛的蒙古骑兵南下,这次重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长城修筑。鼎盛时期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横贯今天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九省市自治区,一直延伸到甘肃嘉峪关。

大规模重建、维修长城,势必需要大批士兵。这块石碑来自于一次无意的发现,石碑上能够依稀辩认出这样几个字:湖广人包继怀、文楚槐。包继怀、文楚槐是当时驻守长城官兵的姓名,湖广则是他们的祖籍。明朝通过严格的国家兵役制度,把这些人强制北迁,以便重建和驻守长城。驻军除了负责重建还要负责辖区内长城的维修,为了便于管理,筑城工程分为若干个标段,各有管辖、分工负责,这便是设立在不同标段间的界碑。

在中国历代长城中,明长城的工程最为坚固,军事防御功能也最为完善,从一开始长城的主要功能就是着眼于对骑兵的防御,到了明朝依然如此。因此,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建长城的基本原则。因地形要求这道用人工垒城的办法构筑起的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在山地要踞于峰峦之脊、在平原要扼守要冲之地。用险制塞的险,包括了险要的地形和险恶的生存环境,除了依山傍水利用天然险阻修墙筑城,抵御强敌外,还可以依托长城控制水源、绿洲和交通要道、隘口,使来犯之敌因为得不到补给被迫放弃进攻。

明万历年间,蒙古族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此时,东北边境处的女真族成为明边患的主要根源。为了防范女真主的进攻,更多的人力物力被投入到长城的重建和维修上。边关大将蓟辽总兵戚继光亲自堪查和确定了拱卫京畿段落的施工方案。从山海关到居庸关,六百多公里长的长城段落上,每一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浸透了他的心血和汗水。

金山岭是戚继光督造的长城中最精华的一段,修筑得坚固厚实,以完备的军事设施、精巧的建筑设计、险要的山地形势著称于世。戚继光最富创造力的杰作便是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楼”,这是金山岭长城最有代表性的一座敌楼建筑。敌楼为砖石结构,南北宽九点七米,东西长十点五米,通高九米。敌楼墙体内用石块、土、白灰混筑,楼内地面铺方砖,东西各有一个拱门,四面一共十一个箭窗,楼梯设在东面,楼上是砖结构堡垒式掩体,通称库房楼。金山岭短短十点五公里的长城沿线上建有六十七座空心敌楼,这些敌楼的修建,巩固并强化了长城的防御功能。

很多人只知道长城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但是对长城的防御体系到底有什么特点却是雾里看花——若明若暗。其实长城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除了峰燧、城堡等设施外,在重要的防守地段还以城墙为支撑点,构筑起纵深防御工事。金山岭长城上就保存着一处较为完整的纵深防御体系,只是它被杂草树木所掩盖,被人们遗漏。

整个防御体系以这个叫库房楼的敌楼为核心,外围包括三道军事防线,共同构建起立体防御:

库房楼西面的一座山梁上,砌有一道南北走向的高大城墙叫支墙,支墙上筑有两座高大的敌楼,和用来施放火炮的炮台。库房楼左右两侧两百多米远的山头上,各筑了一个圆形了望台,可以及时观察远方的敌情。支墙与库房楼相通,遇到攻击,防御者不但可以利用支墙进行机动,还可以对入侵之敌形成腹背夹攻合击之势。这道支墙使长城摆脱了一线式防御的被动,成为敌楼的第一道防线;

在库房楼外侧大约五十多米远的半山腰上,有一道用石块砌成、长两百多米、高两米的挡马墙,它可以阻挡敌人骑兵的冲击,这是库房楼的第二道防线;

在库房楼外侧紧靠楼脚下,有一个长十五米、高两米的半圆形战台,战台上设有密集的射孔,这是库房楼的第三道防线。

这种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防御工事易守难攻。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跋涉,勘探队员们手拿先进的定位仪器和侦测工具,终于有了令人激动的新发现。

河北省抚宁县北部,这三座地堡式防御工事,从未见于文献资料以及历史调查记述,队员们这次发现填补了长城防御设施类型的空白,这一防御设施的发现充分证明长城作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长的军事防御工程,绝不仅仅是一道城墙那么简单。

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是一座砖石砌成的保护墙。

明朝修筑长城使用的原材料大多是砖块和石头。石头分为片石、块石、条石,层层堆积之后再往上砌砖;砖块则由专门的窑洞烧制,当年烧制长城砖的窑有些还完好地保存在乡间。河北省板厂峪村就发现了一处明长城砖窑群,根据考古挖掘和探测,专家发现这片农田下埋藏了六十六个明长城砖窑。挖掘工作结束之后,为了便于保护,绝大多部分砖窑进行了回填,只有两个留在外面供人们参观。

这样的窑一窑产砖量在五千块左右,修筑一米长城需要一窑砖,如果加上墩台和关城,则需要大概一窑半砖。明长城东部长一千五百公里,以此为例计算下来需要两百多万窑一百二十亿块砖。除了普通的长城砖,山海关的罗城的城墙上还保存有大量文字砖,这些青灰色的砖质地坚固厚重,侧面模印有凹陷的阴文,虽然经过风化,很多字迹变得模糊,但是仔细辨认还是能够看出其中的一些文字。

万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滦州是砖块的生产地,从这可以看出当年筑城的大多数人都是当地的驻军。砖石是修筑长城的主要用材,却不是唯一用材,长城墙体在建造过程中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了五花八门的构筑材料和形式:

白羊峪长城界碑以东则是使用紫红色大理石,形成了罕见的大理石长城。这段大理石长城是第一次亮相荧屏,堪称长城家族中的极品;

赤城独石口段的山上,还保存了一段长达一公里多由红色片石垒砌而成的长城,石片间没有使用任何粘接的材料,完全依靠巧夺天工的垒砌工艺修筑而成;

甘肃省境内保存的明长城,很大一部分就是用粘土混合沙砾垒砌而成;

位于甘肃省野麻湾的这段明长城,因为北方干旱少雨历经数百年而不毁、绵延不绝,令人啧啧称奇;

位于董家口的这段长城,就利用了天然崖壁。光滑的墙面兀立陡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是一处巧夺天工的文化景观。

明朝在长城的修建上,费尽了心机,但遗憾的是牢固的城墙并没能阻挡住满清入关的铁骑。1644年4月24日,满族将领多尔衮率领十五万清军直扑长城九门口,突破山海关,直逼北京,夺取了政权。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绝望之余吊死在皇宫后面的景山上。明朝亡国的教训让入住紫禁城的新主人产生了太多的疑惑:

长城真的能阻挡外敌的入侵吗?

那些冰冷的砖石泥土真的能保护黎民百姓不受侵犯吗?

十七世纪中叶,野心勃勃的沙皇俄国不断派兵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企图霸占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亲自决策指挥了反击俄国侵略者的战斗,在雅克萨大败敌军,沙皇政府被迫议和。

1689年九月,中俄双方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之间的边界,战事虽停,边患未绝。

1691年,驻守古北口总兵向朝廷提议,为防止沙俄卷土重来,应拔款维修加固长城。没想到康熙皇帝对这个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扫平边患意在守国,但是守国之道不在于修长城,而在于修得民心。应该说康熙皇帝确实是一个富于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在修长城和修民心之间,他选择了修民心。在康熙的眼里,民心的服贴和归顺才是扫平边患、护卫江山的真正的长城。长城可以不修、边患却不能不防,为了彻底解除沙皇俄国骚扰中国北部边境的隐患,康熙皇帝通过军事威慑、和亲联姻、经济援助和宗教传播等手段,将北方草原上凶猛骠悍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沙俄南侵中国不可逾越的长城。

没人能够统计出来历史上到底有多少士兵被派去驻守长城,士兵们守望着边疆,也守望着远方的家园。守望被时光凝固,风化成永恒的雕塑。

长城历经数千年烽火的洗礼,在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辉煌和光荣的同时,也目睹了令后世难于忘怀的灾难和伤痛。

今天,当战火硝烟终于散去,长城依然在群山之颠飞奔腾跃,那种气势犹如远古传来的一声长啸,电光火石中带着揪动天地的力量,这就是长城的歌。

白城汽车新闻网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