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变成独角戏
2018年7月,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合资协议,在国内新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占股50%。
长城宝马合资,国内媒体都在聊着魏建军,聊着长城,国内汽车圈对这次的合资也是欢呼雀跃,给人一种终成夙愿的感觉。
但是所有人似乎都忽略了这事儿的另外的一个主角——宝马。它似乎什么表情都没有,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不安。
国内媒体在不断发着长城单边新闻通稿的同时,真的没有给予宝马什么关注。
宝马——在成立光束汽车这件事情上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反倒是不断强调着和华晨的合作将一定继续深入,iX3将出口全世界。
说好的合资,突然成了长城的独角戏。
这难道不奇怪吗?
盘点这桩生意,很多媒体想当然的认为,成亲的双方自然是你情我愿,要不然怎么会有这婚事呢?一定是长城和BMW都各取所需,这件事才能顺利推进。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双方真实的利益考量吧。当时的情形,大概就是后来合资公司整个项目生变的隐忧。
长城的收益
从长城的角度上来看,获得了一个全球豪华车阵营的顶级合作伙伴。在自己新能源积分负分累累的情况下,在新能源和电动领域的获得了BMW的技术和研发体系的支持。再加上BMW丰富的生产经验,供应商体系,品质控制,其他市场的销售经验等等方面,说白了真是获得了全方位提升的机会。军旅背景的魏建军说不定会脱口而出“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这也恰恰是长城此时的心情。
BMW的收益
BMW多了一个长城这样的合作伙伴。然后呢?通过长城更深入中国市场吗?希望长城能够提供更多政府方面的资源吗?
现在不确定。
BMW看重的是长城的销售网络吗?目前能确定的消息是,电动MINI车型的销售不会在长城的网络中。合资公司光束的车型将会在长城网络中销售。那么电动MINI极富个性的风格会留存多少呢?新车型以及经销店的风格与现在的长城销售网络是一个调性吗?能顺利整合吗?
现在不确定。
如果说,BMW看中的是长城的生产能力。那么,新工厂要到2-3年后才会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而且别忘了,生产的车型是纯电动MINI,数量会有多少呢?
现在不确定。
如果你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有一定的了解,你可能还有印象,“之诺”——华晨宝马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曾经被寄予厚望。但是,现实很残酷。这样的故事会不会在长城宝马再来一遍吗?这其中的风险会有多大?
现在不确定。
而且,千万不要忘了,宝马还要面对华晨的不爽,以及辽宁省政府的不爽,你能明白这压力有多大吗?
这么多的不确定凑在一起,宝马图什么呢?
你是不是能大概明白了,去年7月中德签订的史无前例的汽车行业大单当中,BMW独占2项,但自始至终BMW强调的不是和长城的合资,而是不厌其烦地澄清与华晨的合作方向不会改变,全新电动iX3会出口全球市场云云。
面对这么多的未可知因素,如此多难以解决的问题,BMW真正的获益就剩下政治正确了吧?此时,宝马脸上应该是什么表情呢?最合适的还不那么违心的表情,就剩下面无表情了。
BMW隐忧何在?
实话实说,BMW现在确实有一个非常急迫地需要解决的问题——燃油MINI车型的产能问题。本来是可以在制造业擅长的中国解决的,但是最后临门一脚的时刻,在阴沟里翻了船。
要说燃油MINI车型的产能问题,本来不是个多大的事儿。但生生被英国和英国人不靠谱的性格折腾成了问题。
是否留在欧盟内部——无论观点如何,对于英国这个国家和每一个英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个显而易见的重要问题。但是,每一个英国人都觉得,自己身边其他的绅士会非常认真的对待,自己处于好奇心,玩笑和调皮一下没有关系的,就选个脱欧吧。
公投结果一出,所有英国人都傻眼了。相当多的英国人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怎么别人都一起开玩笑了呢。这不合理啊!所以,英国和英国人赶快抗议:我们需要重新公投一次,这次我一定认真对待投票。连首相都不知所措,干脆直接闪人。看到了吗?从上到下,居然所有的人都很意外。
这就是英国,昔日“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性格。至于英国到底认不认真?英国人到底认不认真?你自己判断。英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基本全军覆没,不是没有原因的?
除了劳斯莱斯这样的超豪华车崇尚手工制作之外,MINI牛津工厂也曾一度是BMW整个集团的trouble maker。动不动在各种质量排行榜上倒数,哪里是“汗颜”和“头疼”就能够说得清楚的?
BMW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部分解决了MINI的质量问题,结果还没等微笑出现在脸上,英国意外脱欧。求此时BMW的心里阴影面积。
BMW大概是怀着清明节的心情表态,由于英国脱欧,将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大家都知道,MINI完全离开英国不太可能,毕竟MINI是英伦范儿的代表。但是,缩减英国牛津工厂的生产计划是确定的了。
当然,英国生产计划缩减之后,自然会产生第二个问题,MINI产能会搬到哪里呢?中国原本真的是一个不二选择,生产成本低,产业集中,配套体系完整,公认工人群体素质高,工作态度认真…………………就是欠缺一些经验而已。
中国代工模式徒增变数
可惜!可惜!可惜!
现如今,所有的故事都要加上“原本计划”四个字。
因为如果按照17年10月传出的消息,BMW原本计划采用代工的方式,与长城合作生产MINI汽车,落户在常熟。那我们刚才讨论的一切都是可能,而且是可以很快实现的。那么BMW的表情就不会像如今这么难看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真的很骨感。常熟开发经济开发区在自己的网站上爆出这一消息之后,风向大转。
当时,谈判的结果是双方合资建立光束汽车,生产MINI的电动汽车,这与BMW的最现实的需求相差太多。BMW只能希望MINI电动汽车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回升销量。遥问一下,天堂里的之诺,你过得还好吗?
换句话说,BMW迫切想解决的,也必须解决的是传统燃油MINI车型的产能问题,原本计划的长城代工方案已经彻底无望了。与长城合资的方式创建光束汽车,对这一现实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宝马还需要另起炉灶。至少BMW还是条汉子,虽然有诸多担心和隐忧,最后还是咬牙签订了新的合资合同。
当这些因素综合到了一起,这个开始就是不平衡的合作,经过了一年的磨合,双方都心力憔悴,进而心灰意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项目生变也就不奇怪了。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