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白城汽车新闻网 > 汽车点评 > 大武口长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值得收藏-长城的故事

大武口长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值得收藏-长城的故事

作者:白城汽车新闻网
日期:2020-09-16 22:08:32
阅读:
大武口长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值得收藏

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庞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而宁夏境内的长城就长达1507公里,有战国时代至明、清各朝的长城,形式十分丰富,尤其明代建造的长城,更是在历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宁夏境内明长城主要有陶乐长堤、头道边、二道边、旧北长城、北长城、西长城,有墙体、敌台、关堡、烽火台等建筑,有拦马墙、壕沟、品罕窖、题刻等相关设施。明朝官吏许论(1487—1559年)所著的《九边图论》中说“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在东南,险固可寻”。因此,贺兰山天险配合长城防御设施,内可养民外可抵御,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大武口长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值得收藏

宁夏的明长城是由盐池、灵武一线蜿蜒而行,顺着宁夏北部地区地形 以“几”字形状自南向北到今惠农区镇远关后,又沿贺兰山自北向南直达中卫。在贺兰山一线又主要集中在大武口区(古称“打硙口”)。打硙口位于宁夏“北边墙”和“西边墙”交汇处,是万里长城布局在宁夏的百关之一。

打硙口,是贺兰山东麓36个隘口之一。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和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古代北出塞外的重要关隘。明朝时,由于国土边防收缩,贺兰山成为了明王朝与蒙古瓦刺、鞑靼交战的界山。蒙古铁骑常常突破贺兰山与明军作战。“打硙口”由于沟宽滩阔且水源丰富,适合大队骑兵穿行,蒙古骑兵常常“取捷径于此”。因之,打硙口与胜金关、三关口和镇远关并称宁夏“城防四隘”。

大武口长城始建于秦汉,唐代扩建沿用,明代全面兴修驻防,被称为“边墙”,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武口又是宁夏“北边墙”与“西边墙”交汇点,其中“北边墙”在明代称为北门关墙,始建于公元530年,后经多次维修,西自大武口枣儿沟,东至黄河岸边,长约25公里;“西边墙”为贺兰山东麓各主要山口修建的关墙,是不同时期分段修筑,跨越今惠农区、大武口区及平罗县等县区,全长39.19公里,其中土墙12.65公里,石墙3.39公里,山险23.15公里。沿线烽火台147座,敌台43座,关堡8座,拦马墙1段,题刻4处。

大武口长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值得收藏

明朝时候,大武口区域内曾设打硙口堡、临山堡、潮湖堡等屯兵点,明代各个时期修筑的、格式迥异的长城遗迹都有存在,秉承就地取材的原则,由多种建造方式完成,如黄土夯筑、黄土夹砂、砾石夯筑、石块与黄土混合修筑等。夯筑的墙体在土质材料、砂石配比、夯层厚度、夯窝大小、夯筑方式等细节上都体现了干旱地区建造特点。大多在不可逾越的陡峻山体之处,多依托山石稍加铲削形成山险,以削山劈石后形成的陡壁作为防御,成为立体的军事防御体系,可以说是“长城博物馆的缩影”,大武口一度成为历史长河中的长城古塞、边防重镇,有“大漠咽喉”、“贺兰山阙”之称。

大武口长城总体可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旧称“边防北关门墙”,由明朝总制尚书王琼(1459年—1532年)始筑于嘉靖九年(1530年),“东自黄河,西抵贺兰筑墙,以庶平虏城者”,其线路据《嘉靖宁夏新志》中《朔方天堑边防北关门记》载:“由沙湖西至贺兰山之枣儿沟,凡三十五里,皆内筑墙;高厚各二丈,外浚堑,深广各一丈五尺有奇。”。嘉靖十九年(1540年)杨守礼曾奏请维修。该道长城西起平罗县高庄乡金星村(俗称边墙头子),向西经幸福村、惠威村、城关镇平罗渔场,过包兰铁路,再经大武口区明水湖农场、兴民村,止点在贺兰山枣儿沟临山墩,全长19.24公里,调查墙体12段,地表有痕迹者为12.12公里,均属夯筑土墙。因地处现代村落内,毁墙取土、扩展田地、修建公路及扬水管道、倚墙建房等人为破坏比较突出,同时山洪冲刷等自然破坏亦较为严重,有的地段甚至出现了大段消失,现存墙体亦多坍塌成斜坡状,如在靠近明水湖约有一公里长城过去被夷为平地,修了公路;其余部分尚断续有遗址可寻。临近大武口乡约一公里的长城虽也遭到些破坏,但保存尚属较好,墙高约八米,基宽十余米,顶宽三点五米,一些夯土垛口尚存。大武口乡西的临山堡,紧靠石大公路,被圈在了大武口电厂院内。堡内成了建筑大武口电厂施工单位的汽车修理场。城堡围墙基本完整,呈长方形,东西长九十余米,南北宽不足七十米。城东侧墙开有城门,北侧墙建有夯土的上下城墙坡道,为架设高压线削去了西墙顶部。大武口乡至前山顶陡崖段,平缓段多为农民取土拆毁,山坡段存有夯土墙和墩台的遗址。

目前,大武口明长城在北武当景区北侧仅留东西相距约近5公里的两座烽火台遥遥相望,之间的长城墙体有少量痕迹。烽火台是座边长二三百米、略成正方形的城堡,南面还有个小瓮城。

第二部分是归德沟明长城。归德沟明长城位于大武口归德沟景区西南方向,是贺兰山“西边墙”之一部分。长城走向呈东西走向,由两段石墙(分别长约96.6米、34.7米)和两段土墙(分别长约441米、1067.9米)组成,高约4.3米。由于此段长城位于贺兰山中,相对远离人迹,人为破坏较轻,保存相对较好,也是贺兰山西长城之精华段,成为归德沟景区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是大武口域内的其他明长城。主要是指沿贺兰山东麓及诸沟口修筑的长城防御设施,该段长城系不同时期分段修筑,根据修筑时间及区段位置,史书又有“西边墙”“城西南墙”“边防西关门墙”等不同称呼。宁夏明长城西边墙始筑于成化九年(1473年),其间屡有增修与加固,最晚于天启初,再次对贺兰山诸口和西边关墙进行了一次加固维修。其中在大武口域内有枣儿沟段,长度5700米;韭菜沟段,长度800米;大风沟3段,总长度4680米;小风沟段,长度2640米;小风沟-汝箕沟段,长度3000米。相对处于平原地区的北长城,大武口西长城保存比较完好,同时,在韭菜沟、归德沟及枣儿沟等处,均有长城石墙存在。

大武口长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值得收藏

随着岁月变迁,大武口长城在历史中的作用时重时轻,多有存废,而据《嘉靖宁夏新志》载:贺兰山“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可凭;北侧唯打硙,南侧惟赤木,旷衍无碍。打硙旧有三关,自正德五年(公元1510)以来,渐至颓圮”。由此可知,打硙口建于正德以前并且筑有三道关。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巡抚杨守礼,曾对当时就已颓圮的打硙口及沿山四十里的边墙建筑情况,进行过考察,并在其奏疏中写道:“本口旧设石砌关墙三道:头关一道,长二十八丈五尺;二关一道,长三十一丈,各底阔六丈,顶阔一丈八尺,高二丈,女墙五尺……里关一道,长二十八丈,倚临南山,半斩半砌。”1985年沿大武口沟修建铁路时,打硙口关墙及石城被毁。

现在干沟和大水口等处的山崖石上,还有明时修长城及守长城将士们所留下的摩崖石刻。如在汝箕沟与小峰沟之间的干沟里,由沟口入沟向西约四里,在沟南崖上有一方石刻。石刻下距地表4米,题记刻面高85厘米,宽55厘米,刻记外廓凿有槽线,为阴刻竖行:

“设宁青外口关一道墩一座

饮差平虏守备吉人

委官督工指挥汪鸾

镇朔把总指挥宋楫 ”

此四行字下刻有十七个人名,最后属有“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吉日完立”和刊字匠的名字。刻石对面沟北的小山梁上,残存着夯土、石砌关隘和墩台遗址。从汝箕沟口沿沟西进约五里,在沟谷北侧崖壁上,有五方石刻。

其中的四方因风化字不可辨;其中一方有外轮廓槽线,阴刻横书“汝箕外口”四字,其竖行刻文(“囗”表示无法辨认):

“巡镇衙门会委监工指挥朱楫,管领官军三百员,重修关隘,以遏虏道。“管工百户李经、郭春,囗囗百户程万里。……“嘉靖二十八年四月吉日。”

大水口也有摩崖石刻。向西入沟约五里,在沟谷南侧,有一处庙址,当地称上庙,庙后石壁上,自东而西有石刻四方,皆为阴刻竖书。

第一方刻面,高45厘米,宽62厘米,下距地表4米,刻文:

“差分守宁夏北路囗囗囗地方参将囗囗囗囗囗于万历十一年季秋重修,十二年三月囗日同囗囗囗囗囗囗到此囗光。”

“宁夏庠生徐应登、管应春、徐栋、夏元中、刘幼田、陈守论、王囗囗、叶玉。”

第二方距第一方六米,刻面高八十厘米,宽四十五厘米,下距地表二点五米,刻文:

“万历癸酉夏五月 ”

“钦差巡抚宁夏都御史朱管 ”

“铁差巡抚宁夏总兵

张杰统兵巡兵到此刻石以记 ”

“参将祁栋 ”

“游击张玉登 ”

以下还有四个人的名字,因风化已不可辨认。

大武口长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值得收藏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为抵御外来入侵而建立于荒野大漠之间的宏伟建筑。在冷兵器时代,长城既是有效抵御外族入侵的军事屏障,又人类创造力、意志力的伟大显现。

大武口作为万里长城百关之一,具有完善的军事设施,立体的防御体系,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基因。历代戍边的将士在戎马倥偬之余,面对贺兰山之巅的长城,满怀爱国激情留下了石刻记录甚至是壮怀激烈的诗词歌赋。因此,对长城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整理,是对长城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部分,更是石嘴山市寻求转型发展,发展全域旅游经济的重要历史资源,我们应该树立全民保护长城的思想意识,再也不能让祖先留下的宝贝藏在“深闺”角落中,在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中逐渐灰飞烟灭。

内容来源:石嘴山大城小事

白城汽车新闻网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