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家自主品牌车企,成立仅2年,却已经推出了3款车型。有这么一家车企,为新车上市推广狂砸5000万,新车销量却仅有3000台。有这么一家车企,号称规划产能达55万,累计销量却还不到2万。
它就是比速汽车。
比速汽车2015年4月28日成立,2016年12月22推出首款车型。比速号称规划产能达55万辆,目前有T3/T5/M3三款车型,但去年1月至今累计销量仅19124台。
比速T5今年6月7日上市,据悉财大气粗的比速狂砸5000万做推广,还请了黄晓明代言。一时间声势浩大,论花钱论土豪程度令不少老牌自主车企感慨望尘莫及。不过比速T5的6月销量仅为3033台,这投入和产出不太成正比。
比速汽车简介 北汽幻速亲兄弟 重庆银翔亲儿子
比速汽车是由重庆银翔实业集团倾力打造的自主品牌车企,成立于2015年4月28日,2016年6月试生产。2015年12月通过国家工信部的现场审查验收;2016年2月29日在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81批)公告中,重庆比速汽车正式获得“准生证。比速汽车旗下现有比速T3、比速M3和比速T5三款在售车型。
比速汽车的母公司银翔集团颇具实力,据银翔集团的官网显示,集团总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目前现有总资产超百亿元,员工近两万余人。集团拥有比速汽车、银翔摩托、银翔动力、银翔教育、幻速汽车、银翔地产六大产业集群。
幻速只是试金石 比速才是银翔的未来
重庆银翔汽车板块还有和北汽合资的北汽银翔(幻速),不过北汽银翔的法人是作为国资的北汽,产品布局和企业发展要遵循北汽集团的整体产品布局,银翔难以全面掌控;而银翔集团一直谋求的是全方位独立发展,另起炉灶单独建新品牌是必然。比速是银翔集团的亲儿子,受银翔集团全面掌控,完全独立发展。银翔集团在汽车产业的布局和野心,最终还是将通过亲生的比速汽车去实现。
银翔与北汽的合作,实际上是各取所需,北汽在西南以小投入建立基地,而银翔则拿到了乘用车的整车制造准入证。银翔通过北汽幻速,不仅得到了生产资质,而且积累了造车经验,培养了人才队伍,建立了销售渠道,为建立比速汽车打下来基础。这一点有点类似海马汽车集团,一汽海马是海马汽车与一汽的合资企业,海马集团早先通过与一汽合资成立一汽海马拿到了准生证。而海马集团又因为股权的掣肘北上郑州独立建起了海马汽车郑州基地,一汽海马为海马郑州基地培养了大量人才,积累了丰富的造车经验。
当然了,与北汽幻速不同的是,一汽海马给海马品牌树立了极佳的市场基础和优良口碑。而北汽幻速较差的品牌口碑则对银翔集团推出比速汽车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北汽幻速短短3年间累计销量突破60万,野蛮式发展积累了太多问题,已被打上低端、品质不佳的负面标签,要想在幻速的基础上提升品牌和口碑是难上加难。与其从“负分”的幻速品牌基础上升级改革,不如从零开始。比速是一个新品牌,没有历史包袱,而且遵循民营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不用耽误几个月去进行无效的讨论、审批”,会节省大量时间成本。
一个是抱养的,一个是亲儿子,谁将更受重视,一目了然。
18个月即出新车 比速的新车研发是嗑药了?
汽车是复杂精密的机械,尤其涉及到生命安全,一般来说,一款新车从研发到推出,即使是老牌车企要历经3年左右时间。而比速汽车自2015年4月28日成立,到2016年12月22日首款车型T3上市,仅仅1年零8个月。这是很多老牌自主车企都无法企及的速度,何况是一个造车新军。可以想象,要么比速的车型是逆向抄袭某些成熟车型并换壳,要么是北汽幻速那边支援项目。
老牌车企3年磨一剑推出的新车尚且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造车新军仅用18个月即推出的车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汽车不是靠配置和参数堆积拼装起来的玩具,它需要精密的研发和验证,需要严谨成熟的体系保障,需要丰富细致的经验,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比速走的是北汽幻速的老路,以“性价比”包打天下。七座SUV比速T5 1.5T的动力、2760mm的轴距,比很多自主品牌的同级别车型要便宜1万多。不过请大家想一想,作为一个造车新军,本来就没有销量,没有品牌影响,对供应商控制力及议价能力肯定也不如老牌自主,同等品质的另建其采购成本按理来说应该更高才对;并且新车企会面临很多折旧摊销,其生产成本也不会低。比速何以支撑如此之低的产品售价??
这个时候买比速的车,或许就成了“小白鼠”。
笔者仔细看了比速T5的某网站车主论坛,清一色的偏正面帖子,大量的删帖和禁言。厂家对论坛的控制力可见一斑,个中猫腻,读者可自行体会。
市场风向转变 持续烧钱能玩多久?
比速汽车的同父异母亲兄弟北汽幻速2014年推出首款车型,当年销量即达到10万台,当年11、12月月销持续过万,并且幻速短短3年间累计销量即超过60万辆。虽说幻速今年销量因为累计问题过多已经开始下滑,但不能否认北汽幻速的确创造了自主品牌的销量增长奇迹。而为何师出同门的比速,车型推出7个月之后,累计销量仅不到2万,月销最高仅4000多??
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如下:一、市场遇冷,比速作为新品牌时运不济。上半年市场急转直下,相当多老牌自主下滑明显,何况作为新军的比速。二、SUV风口期渐远,增速放缓。SUV经历多年的暴涨之后,增速放缓。目前SUV已经杀成一片红海,连老大长城哈弗都增长乏力,比速T3/T5难挡市场绞杀。三、低端MPV市场大幅下滑,比速M3竞争乏力。上半年MPV累计下滑超18%,自主品牌MPV固守的低端市场下滑明显,而GL8为代表的中高端MPV市场增长迅猛,说明MPV市场消费升级,作为低端车型的比速M3生不逢时。四、消费者需求升级,汽车消费价格区间稳步上扬,低端产品增长空间有限。五、品牌影响力低,T3/M3市场知名度及口碑均较较差,月均销量持续维持在千台上下,难以上量。其实说白了,还是比速本身积累不够,并且没赶上好时候。
优胜劣汰 新晋品牌压力巨大
今年上半年的车市低迷,已经让不少品牌开始裸泳。众泰暴跌、幻速下滑、宝沃下滑、江淮下滑、北京汽车下滑,很多三四线的新老自主品牌日子都不好过。
比速汽车上市至今,已经烧钱不少,还能烧多久?